[人物名片]
龚学渊,字慎,号石亭,生于四川广汉,国家一级美术师,著名国画家、诗词作家。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政府文史馆馆员、绵阳市书画院名誉院长。曾在绵阳、深圳、海南、香港等地举办个展,出版有《龚学渊画选》等著作。
□本报记者 余如波
“蜀中龚美人”,其实是74岁的绵阳著名画家龚学渊。由于擅长传统中国人物画,尤其是仕女题材,龚学渊便有了这个令人忍俊不禁的“爱称”。
最近,龚学渊正在抓紧时间创作新作,还忙里偷闲下乡为老百姓书写春联,捐赠作品参与公益活动。谈到自己的艺术成就,龚学渊十分谦虚:“大家说我画得好,我觉得只是及格而已。”
自制铁笔,锤炼画艺
1月21日,记者一走进龚学渊绵阳市区的家中,画家便热心地向记者展示刚刚完成的新作:5幅长约1米、宽约2.5米的工笔罗汉画像。画中罗汉慈眉善目、容貌可亲,尤其是那些细长的衣纹,年事已高的龚学渊均能一气呵成,毫不拖泥带水,显出深厚的绘画功底。
如此大尺幅的作品,究竟是如何完成的?答案就在客厅的墙上。龚学渊告诉记者,自己的两间画室空间都太小,索性让子女对客厅墙面进行改造:先装1厘米厚的层板,在上面铺上铁皮,最后覆盖毡子。创作的时候,龚学渊用几块磁铁将宣纸固定住,然后站在板凳上作画。“只要有空,每天就画四五个小时,一点都不觉得累。”龚学渊精神抖擞地告诉记者。
龚学渊多才多艺,中国画、油画、版画、素描等都能“来两下”,不过最受称道的还是仕女画。1958年,龚学渊考入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授课教师包括冯建吴、李文信、肖建初等大家。张大千的女婿肖建初对龚学渊影响尤大,他得以临摹学习了不少张大千的敦煌壁画手稿、仕女人物画以及古代名家作品,建立起对仕女题材的浓厚兴趣。“画家跟餐馆一样,也要有自己的‘招牌菜\’,齐白石、徐悲鸿能画各种题材,但老百姓就认虾和马。”
毕业后,龚学渊来到梓潼县文化馆,承担美术创作、宣传、展览,以及开办群众画栏、群众美术班等任务。繁忙工作之余,他摸索出独特的美术训练方法。“西画是‘块面造型\’,中国画‘以线造型\’,需要扎实的线描功底和笔墨语言。我当时觉得自己基础不太好,就自制了四五斤重的铁笔来画画,这样可以训练臂力、腕力和手指的稳定性。”
抢救壁画,入藏川博
1974年暮春,位于平武县的明代王玺墓室地宫被盗,文管部门特邀龚学渊临摹地宫壁画,进行抢救性保护。龚学渊至今还记得初入地宫时的震撼场景:四壁之上有数百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居中是王玺,左右分立着几位夫人,还有许多男侍者和歌姬舞女。这些壁画大量使用金粉着色,流光溢彩、气势恢宏。
接下来大约半年时间里,龚学渊白天在地宫中临摹壁画,晚上在工棚中整理、着色,终于赶在自然风化之前,将180幅大型壁画复制完毕。2002年开始,他在女儿的帮助下,花费整整3年时间对摹本重新绘制,这套新绘作品已被四川博物院收藏。
新闻推荐
南江县遭遇66年来最大洪水,23.8万人紧急转移关注暴雨汛情本报讯(记者王成栋向朝伦程文雯庞峰伟)记者6月28日晚从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27日晚开始,新一轮强降雨袭击绵阳、广元、遂宁、南充、巴中,上述...
梓潼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梓潼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