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1版)
充满神秘色彩的邛人大石墓。
1973年的邛海,现为梦里水乡处。
邛海自古多传说
邛海传说,古籍《益州记》、《搜神记》、《太平御览》、《太平广记》里,均有记载。本地民间的传说故事,则多不胜记且脍炙人口。
这其中,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干宝所写而收在《搜神记》里的《邛都大蛇》,或许是邛海从此进入文学作品之起始?不过,《益州记》佚文存世数量较多,但从内容分析,部分佚文应成于隋、唐,作者不应是李膺,而很可能是隋李充或唐郑暐。
本土民间传说中,“金钟落邛海”的故事则甚为形象——海南乡某处“滚钟坡”上的草因被金钟一路碾过,至今仍全部倒着生长哩!
还有“邛海青龙黄龙来历”的传说,以及,“有一座梓潼县城陷落邛海,直到今天,风和日丽的上午,还能看见海底下有城墙,或者四楞四线的大堂宝顶”云云。
尤其是这后一个传说,不仅故事中主人公童林山母子有名有姓,其口口相传中于民间的影响也极大,以至于每隔上几年,“邛海底下有古城”的说法就会被翻出来,媒体上热闹一阵的同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而更有意思的,是那个邛海里长“珊瑚树”的故事——
好多人都说,邛海里长有一棵珊瑚树,是棵神树。
有一年,来了几个外地客商,给县官送了些礼物,县官就准许他们去取此宝树。他们于邛海水最深处的青龙寺念了七天七昼的经,烧了很多的纸钱和文书,却连此树的影子也没见到,只好悻悻离去。
某日,一本地人去大石板赶场回家,走拢青龙寺,见海边上有一团红彤彤的东西,趋前细看,是一杈光光生生的小树枝,长尺许,生有三排芽芽,好看极了。这个人就把它拿回家去供在神龛上。未曾想,到了晚上,这树杈竟发出五颜六色的光来,才知道,这是邛海里的珊瑚神树。乃把它收藏起来,放入米柜。不料,一夜之间,柜子里的米涨满了。又把它放入钱箱,箱子里的钱也涨满了。这家人就此发了财。
乡邻们奇怪这家人何以一下子发了大财,或以为其财来路不正,是偷来的或抢来的,就联名告到官府。官府派人来查,家人乃把珊瑚藏入人坐的草墩里,官府没有查出什么,走了。家人自草墩里取出珊瑚,却见它既不发光,也不再涨钱涨米,后来竟日渐干枯了……
传说就是传说,故事也只是故事。但是,我们却从这传说故事里读出了邛海的富庶,和给本地住民带来的恩泽。然而你要知道珍惜、懂得敬畏,要把它捧在手上并供奉在心里,千万不可亵渎它、糟塌它,否则,一切都将离你而去,化为乌有。
这反映了本地住民朴素的、并且很早即已经有了的对大自然的感恩思想和环保意识,是祖先们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邛海水源
邛海之水,来源有四。
一是雨落邛海。二是碗形的四围山坡积雨面汇入雨水。三是鹅掌河、官坝河、小青河、土城河等河流入注。四是地下水渗入。
但其实,我的这个叙述应当倒过来——地下水渗入,才是邛海水的主要来源。
西昌多为晴好天气,降雨原本不多,遇上干旱,入湖河流,大抵枯瘦欲断。我曾写过一副对联:闲看泸山造影,静听邛海吞流。显然,邛海吞流,夸张了。入湖河流,多在东岸、南岸和北岸,西岸仅一线入注的蛙溪,还远在西波鹤影湿地的黄家湾,如何去“听”?
然而宽阔的海河,终年有水潺湲外泄,人们甚为不解。
后来才弄清了,是有大量的地下水渗入。
曾有一个传说,谓螺髻山仙人洞的地下阴河与邛海相通,还说有人将一只鸭子放入,数天后从青龙寺下冒出来,身上毛羽蜕尽。
又有一个说法,称百分之八十的邛海水由地下渗入。这个数字是否确切,我没深入考究,但“渗入”一词,却很准确。邛海下面至今没有发现大的冒水洞,但细致观察,会看到不断有气泡冒出,尤其是巍峨螺髻山下的东南部,无数细微的泉眼,成了邛海水的一大来源。(下转A13版)
邛海相当于五个杭州西湖,是四川省独自拥有的第一大天然淡水湖。可谓天造地设,得天独厚。
洪蒙浑元气,沉淀成巨泽。位置蜀之南,万流归容积。淼淼四山中,居然一水国。晴日水连天,蔚蓝均一色。天光与水光,望去似无极……
古人眼里的邛海:望去似无极。很大。这是收藏在民国《西昌县志》里的一首诗,作者魏怀熙,题目就叫《邛海》。
很多时候,我们说“邛海是四川第二大淡水湖”,书上、报上、嘴上,都这样说。这不是自谦,而是概念和理解上出了问题。原因是有个比邛海大的泸沽湖。但泸沽湖横跨川滇两省,属两省共管。水面积云南大,占三分之二,但湖岸线四川长,也占三分之二。由此观之,说两省各占一半,大抵说得过去。泸沽湖既不能划在“省内”,说邛海是四川第一大湖,就是天经地义的了。也正是居于此,我不仅在《西昌赋》里当仁不让地写下“碧波万顷,坐拥蜀中第一天然大湖”的句子,还建议魏明伦先生将其在《邛海湿地赋》中的“蜀川第二淡水湖”,改成了“第一”。
邛海水域面积,于环邛海湿地全部建成的今天,达34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1米。邛海三面环山,东有东山、尔乌山,南有大箐梁子,西有泸山,北为湖盆平原,西昌城由北端铺排南下,直抵北岸的过渡带上。
人们习惯上将邛海之形比喻成蜗牛,形似是一方面,恐怕也与蜗牛柔软、安静之类的特质有关。我则从一开始就将邛海想象成了一只胃:南边宽阔处是“胃大部”,北端的海河口是“幽门”部位。我的这个想象不美也不浪漫,相反出于饥饿的原因。中国人世世代代为捞饱肚子而劳形费神,改革开放,一下子,饥饿便离我们而去了。惊讶之余我老忍不住要想:13亿只胃加起来,是多大个坑?会不会有眼前这个邛海一半大?那么,一天三次往里填食物,并且要填满、撑圆,得有多少东西来填?这一想,便要生出来无边的感慨。
而西昌,因守着这么大一个水体而温婉,而润泽,而秀美,而俊气,而尽享天上人间之美。
新闻推荐
关于拍卖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公告梓国土资告[2012]17号
经梓潼县人民政府批准,梓潼县国土资源局决定拍卖出让两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拍卖出让地块的基本情况和规划设计条件编号土地位置出让宗地面积(㎡)土地用途出让年限(年...
梓潼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梓潼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