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梓潼新闻 > 正文

传统民间文化的“活化石”

来源:绵阳日报 2014-12-03 17:0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王耘

编者按:富有特色的民间文化是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报从今日起开设“深化文明城市建设·我的家乡戏”栏目,专题宣传绵阳市具代表性的、有一定生命力的曲种,介绍戏曲的历史、流派演变和现状,回眸经典戏目,介绍戏曲名家,以及保护与传承发展的情况,敬请关注。

梓潼是文昌文化的发祥地,厚重的文昌文化催生、繁衍了大量璀璨的民间文化艺术,马鸣阳戏就是其中之一。马鸣阳戏属于四川傩文化范畴,根植于“帝乡”土壤,吸取民族民间文化的营养,被誉为四川古傩文化一块难得的“活化石”。

独具梓潼地方特色

今年64岁的张治满是一位医生,也是马鸣阳戏的第二代代表性传承人,他告诉记者,阳戏的表演是由启坛、天戏、地戏、民戏几个部分组成。一般在七曲山大庙春、秋季庙会和迎神会,春播、秋收庆丰年以及民间节气时演出,旧时一般要连续表演3至7天。阳戏以当地方言为基础,以端公腔为基调,伴奏器乐主要是打击乐,道具则包括木偶和面具两个部分。

阳戏的产生与文昌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通过文昌祭祀活动使宗教、文化、艺术融为一体。在宗教祭祀活动中,经过加入戏剧因子,产生了有情节、有人物、并具有梓潼地方特色语言的阳戏。

起起落落难挡艺术魅力

梓潼阳戏主要流传在梓潼县,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村民习惯称它为“完阳戏”、“提老爷”、“唱花戏”等,当地人称唐代已有阳戏表演,但阳戏最早的文献资料为清代。一般是在久旱不雨,久病不治等情况下受邀请而演出,同时也有庆贺年节时演出,以图节庆年丰的意义。

受文昌文化影响,梓潼阳戏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一度时期在民间广为流传。上世纪30年代,梓潼阳戏发展到鼎盛时期,当时阳戏班达20余个。每遇民间灾荒、逢年过节、庙会、婚丧嫁娶、修房造屋时,梓潼阳戏演出特别频繁,不仅在本地演,还应邀到剑阁、江油、南部、盐亭、三台等地演出。

到民国时期,川剧兴盛繁荣,阳戏受到冲击,一批阳戏班子停演,有的改演川剧。到后来,梓潼阳戏仅在马鸣乡有所保存,梓潼阳戏由此被民间改名为马鸣阳戏。

1988年,马鸣阳戏班在各方关注下又恢复演出。之后,马鸣阳戏班多次演出,并分别于1995年、1998年为韩国“中国戏曲学会”代表团、日本早稻田专家演出,受到一致好评。

加大保护与传承力度

现在,马鸣阳戏已被列为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阳戏来自民间,它的传承方式除了文字,主要靠“口传心授”。

张治满告诉记者,现在他手上有马鸣阳戏演出的全套道具资料,如果要演出,在两个小时内就可以表演出来。可是因为部分演员主要精力要务农等原因,目前演出机会较少,每年仅过节期间有几场演出。另外,现在年轻人外出打工较多,愿意静下心来学马鸣阳戏的较少,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后继乏人。

张治满说,让人高兴的是,近年来梓潼县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力度,培育和壮大马鸣阳戏等非遗传承人队伍,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进景区等活动。通过这些努力,使马鸣阳戏在得到保护的同时,也尽最大可能得到传承、延续。

新闻推荐

年末岁首仙峰乡充分利用村居宣传栏标语横幅森林防火警

年末岁首,仙峰乡充分利用村居宣传栏、标语横幅、森林防火警示牌等,大力宣传森林火灾的危害;组织各村对辖区进行摸底排查,确定危险地段和区域,重点防控;并建立一支由乡干部、民兵及各村志愿者43人组成的...

梓潼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梓潼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传统民间文化的“活化石”)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