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改善棚户区群众居住环境,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从2011年3月起,梓潼县文昌镇崇文街西段南北两侧棚户区开始进行改造。但是,由于当地村民谢梓柏一家拒绝搬迁,导致改造工程进度极为缓慢,其他107户已经搬迁的村民在3年之后,仍然看不到新房的希望。近日,记者在当地进行了调查。
工地杂草丛生
居民盼新房望眼欲穿
崇文街西段位于梓潼县城城边,记者在这里看到:街道的北侧一片泥洼地里立着一栋陈旧的红砖房和一间矮平房,房子四周杂草丛生,看上去已经很长时间无人居住(如图)。当地老百姓告诉记者,这房屋的房主就是村民谢梓柏,正是他的房屋没拆迁,导致原本在该地修建的107户居民的住房无法开工。而说起新房,当地百姓就对这家房主有一肚子怨气。
村民张强(化名)说,他一家人在附近租房住,房屋很小,他儿子原计划去年结婚,到现在都还看不见新房,婚期遥遥无期;村民李平(化名)说,他带着生病的母亲租房,房东怕“不吉利”多次婉言拒绝。
拆迁受阻三年
多支付安置费300万元
随后记者采访梓潼县相关部门,据介绍村民盼望的新房是当地政府进行棚户区改造,为当地居民修建的安居房工程。早在2011年,当地政府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对搬迁户采取两种方式进行补偿:一是货币补偿,按照每平方米700元的价格进行现金补偿;二是产权调换,使用面积1∶1拆建置换方式进行补偿。107户拆迁户都能接受,而且很多居民主动进行了搬迁。但是直到现在,谢梓柏一家拒不搬迁,不但导致工程无法顺利实施,而且政府为已搬迁的住户支付的安置费三年多支付300万元。
为了尽快推进改造工作,县法院、县建设局、县房管局等部门负责人均多次上门,按照“统规统建统还,不再安置自建”的政策反复做工作,但谢梓柏户拒不接受“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补偿方式。根据相关部门测量,她的房屋面积为633.81平方米(含205.17平方米违规建筑)。
3年间,工作人员多次向谢梓柏户送达相关房屋拆迁安置补偿的方案、协议书、催告通知书、补偿告知书、限期搬迁通知书等手续,同时还找到谢梓柏的亲朋好友上门沟通,但都无任何效果。
户主条件苛刻
一不要钱二不要房
随后,记者找到了谢梓柏,她说自己迟迟不拆是因为她觉得“不公平。”
据悉,谢梓柏有两儿两女,自己和儿女都已分户就应该是5个户头,而镇上只给她计算了两户,这也是她觉得不公的地方。她说:“要拆可以,我不要房子不要钱,我要地自己修。”
(实习生 林玉萍 本报记者 文宇 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本报22日“一户人拒绝搬迁百户人无缘新房”一文报道后,昨(28)日,梓潼县相关部门对阻碍棚户区改造长达三年多的文昌镇先锋村四社谢某家205.17平方米违规建筑实施了行政拆违,并对该户其余428.64平...
梓潼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梓潼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