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民防)“六个一”项目建设是四川省政府于2012年向全省人防系统发出的征战号令,要求在“十二五”期末,各建成一个基本指挥所、一个机动指挥所、一个规模化人防工程、一个核心疏散基地、一个民防宣传教育基地、一套城镇人口万人以上乡镇预警报知系统,全面履行人民防空“战时应战、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使命任务。“十二五”开局以来,绵阳市人防办(民防局)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原则,扎实推进全市人防(民防)“六个一”项目建设,探索创建了多种建设形式并重、多种投资渠道并进、多种使用功能并举的“绵阳模式”。目前,全市90%的指标任务有序推进,70%的县市提前完成建设任务,形成了“县县有项目、各自有特色,重在建设、追赶跨越”的良好局面。
凝聚共识
抓项目就是抓人防发展
市人防办(民防局)新一届领导班子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在全市人防系统形成了“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共识,使绵阳人防工作始终与全省步调一致,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十二五”伊始,绵阳积极推进以“两所一基地”(基本指挥所、机动指挥所、疏散基地)为重点的基层人防项目建设,首开了全省人防(民防)“六个一”项目建设先河,建设经验被推广全省。
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推进人防(民防)“六个一”项目建设的通知后,市政府高度重视,明确了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挂帅,市人防办(民防局)牵头,市级相关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各县市区全面联动,也分别成立了“六个一”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目加快推进。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绵阳人防系统应势而动,积极调整思路,在全市推广“联建”加“整合”的建设模式,使得项目建设既符合地方实际,又节约建设成本,既体现人防特色,又推动项目建设。
人民防空人民建,建好人防为人民。凝聚全社会的共识,才能形成“大家建”的共同力量。这几年,绵阳人防逐步推开“立足领导机关、突出地方媒体、覆盖人防网络”的宣传模式,深化了人防(民防)知识进机关(党校)、学校、社区、企业和工地活动,强化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激发了共同参与人防事业建设的积极性。同时,结合人防建设“风险点”防控,逐步建立起党委(党组)领导、纪检监督、群众参与的风险督查机制,确保人防项目立起来,优质行风兴起来。
提升动力
坚持政府为主体的双重领导
坚持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军政双重领导管理体制,既是人防事业建设特有的优势资源,也是人防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
政府主导是关键。市政府紧紧围绕中国科技城建设,主动把人防工作作为战略任务部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人防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每年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国动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人防重点事项,各级领导多次调研人防工作,在推动“六个一”项目建设上积极出主意,靠近搞协调,主动解难题,有效推动了项目的“落地开花”。
军政合力是保证。市党政军历届领导始终站在国家安全和城市防空的战略高度,统筹把握,齐头并进,形成了推动“六个一”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绵阳军分区在项目立项、战备训练、演习演练、“准军事化”机关建设等方面加强指导协调;绵阳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自觉落实项目建设的主体责任,为人防事业发展广开绿灯,提供支持和帮助。目前,全市7个县(市)和科学城办事处全部被列为“省级重点设防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建设等一批项目被市县政府列为重点建设任务。
规划支撑是基础。省政府通知下发后,市政府专门下文对市县两级“六个一”项目建设指标进行分解,明确各县市区建设任务,确保成熟一个建设一个,建设一个合格一个。市人防主管部门及时提出推进项目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将项目分解的年度工作写入全市人防系统年度工作要点,并上报列入全省重点任务推进方案。县市同步推进,江油、三台、梓潼、盐亭等已着手实施,确保项目推进有章可循。
立足实际
“零距离”贴心服务群众
人民防空的主要目的就是战时保护居民安全,减少经济损失;平时参与应急救援,联系服务群众。近年来,绵阳人防紧紧围绕群众关注的焦点,突出“六个一”建设重点,努力实现人防与群众的“零距离”。
核心疏散基地和人防基本指挥所建设项目是“六个一”项目的“重头戏”,与城市防空和群众防灾避险息息相关。当前,市级核心疏散基地项目按照有关部门要求,经过调整,已获批进入招标前准备工作。梓潼县按照“一体化”建设标准,完成了全市首个核心疏散基地(一期)建设任务,今年政府拟再投资250万元,启动建设1000平方米的应急指挥中心。江油、北川、安县和科学城办事处已完成疏散基地(兼宣教中心)挂牌联建任务。三台拟人防投资2800万元、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兼具多种功能的基本指挥所项目已获县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为全市首个县级基本指挥所项目,实现了全市“六个一”项目建设的重大突破。
“灾害来临怎么办”、“如何防灾自救”等群众期盼解决的问题,在群众路线教育中,被一个个梳理写进绵阳人防“问题台账”。加快建设宣教基地,着力推进规模化人防工程建设,为兑现服务群众承诺和推进“六个一”项目建设找到了结合点。目前,梓潼采取政府、人防和企业联建的方式,建设了全省首家“三防教育体验馆”,并已全面对外开放,群众不仅可以看、听,还可体验学习防空防灾技能。当前,市级人防部门正在积极推进人防工程“网格化管理系统”调试建设,届时市民可通过街边触摸屏即刻获取周边防灾应急信息,遇有灾情可选择最近场所避险。
近日,社会投资1.9亿元、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核心街区警钟街地下人防商城项目已完成招投标,即将开工建设,项目完工后将为周边广大市民购物、纳凉、避险等带来极大便利。与此同时,市中心城区3个上万平方米的防空地下室也即将竣工。预计“十二五”末,市中心城区人均防护面积将增加一倍。
始终坚持以信息指挥为切入点融入政府防灾应急体系,链接各县市的小型应急指挥所正加快建设,年内配备到位后可实现省市县人防应急一体指挥。结合汛期防灾重点,将防空警报器及时安装到灾害多发村镇,使人防预警报知服务真正实现与群众的“零距离”。
(王发平 本报记者 黄小芹)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13)日,梓潼县首届荷花节在自强镇黎明村举行,四面八方的游客相遇荷花季,体验乡村风情(如图)。据悉,近年来,自强镇大力发展荷花产业,全镇莲藕种植面积突破1500亩,实现村村荷塘村村绿。每年盛夏时...
梓潼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梓潼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