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梓潼新闻 > 正文

300岁东宣古乐楼见证川剧兴衰

来源:四川日报 2014-02-14 13:55   https://www.yybnet.net/

石础通柱,歇山式屋顶,典型的川西建筑风格,在绵阳市游仙区东宣乡场镇,修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的乐楼充满了古朴的文化气息。虽然乐楼已经有多年不再有川剧唱响,但每天的茶余饭后,这里仍是乡人和孩童们聚会嬉乐之所。

乡场上的文化符号

穿行在东宣乡场镇的水泥街面上,两侧都是现代建筑,古朴的乐楼在不经意间撞入视线。

乐楼为二层建筑,一层抬空,采用高石础通柱支撑起整幢建筑。同行的绵阳市文物局考古队长宋建民说,石础通柱是为了防潮,这是原来乐楼通行的建筑工艺。

乐楼的主楼由戏台和耳楼组成,楼板、柱头全部是木质材料,墙壁则是小竹篱粉水墙。整个乐楼的平面呈品字结构,屋顶为歇山式,飞檐翘角,小青瓦屋面。

乐楼的额枋、走马板等均施彩绘,或几何图案、或祥云纹饰,四角伸弓镂刻云龙。四壁和柱头上,同样有绘画,但多数已经模糊不清。在二楼的大梁上,楷书题写的“首维皇清康熙四十七年岁次戊子十二月十八日申明黄道辰时竖立”字样清晰可辨。

古乐楼已300岁

在当地,乐楼还有东岳庙乐楼之称。据当地热心人士介绍,东宣乡东岳庙修建于明代,但在上世纪70年代被拆毁。一根房檩上写着“光宗泰昌庚申修建”,据此推算,东岳庙修建于1620年。

东宣乡东与梓潼县交界,西与魏城镇接壤,南与刘家镇相邻,在明代时这里名为东北乡,因修建有东岳庙,又有俗称东岳庙。因当时的东北乡以北是古驿道的宣化铺,南来北往的商贾众多。到清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在东岳庙修建了乐楼,成为当地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

几百年时间过去了,东岳庙被拆,但乐楼幸运地保存下来。东宣乡乐楼早在1985年就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来自文物部门的资料显示,在目前绵阳仅存的古乐楼中,东宣乡乐楼是年代最早的建筑之一,为研究地方戏曲与清代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乐楼与川剧史

在四川境内,所有的乐楼几乎都与川剧有关,东宣乡乐楼也不例外。

东宣乡文化站站长罗海刚介绍,川剧坐唱在东宣乡的历史悠久,至今还有群众能表演川剧坐唱。

据了解,川剧在清初时就在绵阳兴起,至今有300余年的历史。当时,在绵阳城乡的会馆、庙宇普遍都建有乐楼、戏台,每到庙会日和重要节日,都会演出川剧。

随着川剧的没落,乐楼也日渐衰败。当地一位群众回忆,在上世纪70年代,随着东岳庙的拆除,加之喜欢川剧的人越来越少,具有几百年历史的乐楼,成为一幢空荡荡的建筑,单调地矗立在东宣乡场镇,寂寞地守望着一段文化与历史的变迁。

据介绍,东宣乡乐楼在上世纪70年代时曾遭到破坏,加之时间久远,乐楼局部破损,周围环境较差,但整体结构保存完好。2011年,东宣乡政府对乐楼的环境进行整治,对乐楼前的坝子进行硬化处理,并在文物部门的指导下,对乐楼局部进行修缮。

罗海刚介绍,根据东宣乡的文化兴乡战略,当地将在文物部门的指导下,对乐楼进行再度修缮,还计划在这里常年演出板凳戏、川剧坐唱等东宣乡独具特色的文化剧目,将其打造成地域文化展示的平台,让乐楼重新走进当地群众的生活。

□张登军/文 赖杰/图

新闻推荐

打通“主动脉”让下游百万亩耕地不再“喊渴”

武引工程二期西梓干渠正加紧建设□本报记者祖明远文/图【探访】1月12日清晨,从梓潼县城到宏仁乡的路上行人寥寥,转过一座小山,一条灰色的“巨龙”在田地上方腾空而起,远远延伸到另一座小山的隧道中。...

梓潼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梓潼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300岁东宣古乐楼见证川剧兴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