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历史悠久,生态资源丰富,境内多种文化交相辉映,自然风光独具魅力。一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2300多年的置县历史孕育了丰富多元的秦汉文化、三国文化、汉唐文化;二是文昌文化博大精深,梓潼被誉为文昌帝乡,七曲山大庙是全国386家文昌庙观的祖庭;三是红色文化独具魅力,“两弹城”景区是“两弹元勋”邓稼先等科学家曾长期工作居住过的地方,现有中物院旧址、邓稼先旧居、战备洞遗址、民族魂碑林等景点,是全国著名的“两弹”精神探源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是生态环境十分优良,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42.6%,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类标准;潼江河沿岸较好地保存和维护了原生态自然环境,出水断面达到Ⅲ类地表水质;七曲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有两万余株成片千年
古柏,空气中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达到9.5万个,被誉为“天然氧吧”、
“古柏大观园”、“森林活化石”。
“仙台惊旧梦,文昌愧神功。蜀道开新天,刮目看梓潼。”
江城相依,山水相映,文旅相融,城市的整洁和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融合在一起,让“经纶世务者”随处都能拥有一处推窗即能迎来满目风景的居所,令远道而来的休闲游客惊叹自然美时,还能深深地感受到文化内涵美,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走进梓潼,犹如走进了一幅绚丽的画卷。山的伟岸,石的气势,水的灵韵,林的秀色,景的韵致,构成了梓潼山水洞天、色彩斑斓的景致与诗画般的意境。历朝历代无数的名人雅士在梓潼这一方秀土上留下足迹,也留下数以千计的诗词画作,赋予了“诗画梓潼”的美誉。
如今的梓潼,是以闻名遐迩的山水风光与历史文化而著称的旅游大县。从成功开发七曲山景区以来,梓潼旅游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逐步形成了集山水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议于一体的旅游业态格局。
2013年,对梓潼旅游来说是一个腾飞之年:完成了七曲山风景区改造提升项目建设,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和“省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中国“两弹”历程馆、三防教育馆即将开放,文昌圣景、凤凰湖水库、梓潼·凤栖台温泉度假酒店、大学生文化创意园等6大重点旅游项目开始启动建设。历经多年的探索实践之后,梓潼旅游转型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节点上——从观光旅游转向休闲度假,不单是旅游业态的蜕变,也是梓潼县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最终实现旅游富民的一个必然选择。
为深入贯彻省委十届三次全体会议提出的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实现“两个跨越”,切实做强县域经济,实现多点多极支撑发展和市委、市政府“建设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的要求,梓潼立足自身历史文化资源厚重,生态资源良好的优势,重点发展旅游产业,着力打造完善的旅游产业链,努力提升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今年1-8月,全县接待游客达到254.5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52.4%;七曲山风景区1—9月,共接待游客109万人次,同比增长13.8%;实现旅游直接收入4100万元,同比增长15.1%。
从“观光经济”到“休闲经济”转变
坐拥文昌祖庭——七曲山大庙、“三百长程十万树”的翠云廓、卧龙山的诸葛寨、长卿山的司马相如读书亭楼等旅游资源的梓潼人在全国县级城市中率先开发起了旅游业。
如今,七曲山景区已成为国内知名的AAAA级景区,全国最大的原始古柏森林群落——翠云廓被誉为天然氧吧,当现代休闲度假产业蓬勃发展之时,已在市场惊涛骇浪中搏击20多年的梓潼旅游,再不仅仅满足于每年迎接几百万“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观光客,而是重新定位,提出了打造“省级旅游经济强县”目标,按照“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的要求,加快旅游业态转型。
为此,梓潼不断做大休闲项目的增量,从产业、区域规划上更加突出创意产业、健康宜居、商务会议、高档度假设施等休闲项目的发展;对现有山水景点从硬件和软件上下功夫,实现产业的升级提档。同时,整合各种资源,全力推介文昌文化、红色文化大品牌;净化旅游市场环境,建立强有力的行业协会,为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环境。
这一系列深度转换的创新加压之作,是对“四川省旅游经济强县”这个县域旅游“金字招牌”的执着追逐。
2012年全市旅发大会召开以来,梓潼对全县旅游资源进行了认真梳理,围绕建设四川省旅游产业强县目标,制定了《梓潼县旅游总体规划》,重点打造七曲山、“两弹”城两大景区,邀请浙江大学和四川旅游规划设计院专家编制完善《四川梓潼七曲山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中国梓潼“两弹”城旅游建设性详规》等专项规划,聘请建川博物馆对“两弹”城红色旅游项目进行系统策划,规划建设弘德大桥,促进景城融合,实现七曲山景区、“两弹”城景区互联互通、资源整合,使文昌文化“弘德崇文”精髓与“两弹”城红色文化“励志奋进”精神有机结合,形成独具梓潼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力争3-5年将七曲山风景区和“两弹”城景区联合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努力将梓潼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文昌圣地,四川省著名的休闲旅游度假地和绵阳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后花园”。
一批大规模、高端化的综合体项目纷纷上马,为打造梓潼休闲旅游板块,提升梓潼旅游的品牌含金量注入了强劲动力。
今年以来,面对多种因素导致旅游市场下滑的形势,梓潼旅游人创新营销,四方吆喝,大胆冲击周边客源地市场,从川陕甘蜀道黄金旅游线到以成都、重庆、西安等为主的特大城市,一拨拨游客倾心而来,舒心而归。
诸多精彩交织汇集,梓潼转型升级的柴薪火焰熊熊。老牌景点七曲山也扬鞭策马,进行了改造提升,焕发出新的活力。为景区AAAAA级建设夯实了基础;一批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和配套设施的建成,休闲元素的不断充实,老景点愈加“香醇”,梓潼旅游的基础弥坚……
从“游客宜游”到“市民宜居”转变
在翠云廊天然氧吧、七曲山景区,到青山绿水间的乡村美景,漫步在到城市中的每一处……在梓潼,闲适之处随处可遇。
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的眼里,整个梓潼县就是个造化创造的一座巨大“园林”,可谓一步一新景,一弯一洞天,要把全县当景区打造、把县城当景点打造、把乡村当精品打造,既要青山绿水,也要金山银山,要让所有梓潼人和来梓潼的人都体验到这里的独特与美丽。
结合省级旅游经济强县创建工作,梓潼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经产业发展的意见》制定了创建旅游经济强县的行动计划,确立了弘扬优势、弥补不足,通过“创强”促进提升的创建思路。
出台政策的背后,是一系列的大动作——为了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投入资金5亿元实施道路改造、配套设施、风貌提升、重点地段打造、市场完善等五大工程,改造和新建城市道路40公里;城市实施城市绿化工程,新增城区绿化带、绿地草坪1.7万平方米。城区绿化面积达35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5.9%,人均绿地8.14平方米。安装城市装饰灯3100盏、彩灯16处,目前城市路灯容量达5万千瓦,亮灯率98.5%以上。如今,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潼江河碧波荡漾,两岸杨柳依依,成为潼城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依托优美的山水自然风光,一批城市公园,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人们漫步其间,享受绿色空间带来的清新和喜悦;文昌景观干道已成为梓潼的迎宾大道。同时,老城小巷整治,“城中村”逐步改造,以及能彰显梓潼丰富的旅游文化底蕴的场馆建成,大大丰富了游客和市民的文化生活……梓潼正在从一个景区众多的小县城变成一个城市景区!随着购物一条街、美食一条街和文化娱乐一条街的渐次启动,梓潼的宜居生活特点得到充分展现。
从景区旅游到旅游型城市、现代化山水新城,梓潼的城市旅游品质得到一次又一次升级,梓潼正变身成为“城景合一”的城市旅游产品。
从“景区旅游”到“大旅游格局”
清晨的梓潼,深深呼吸,空气清新,仿佛能闻到千年古柏林中释放出的负氧离子的浓郁气息。晨练的人们,在公园广场起舞;草地、花树、诗意、微笑在绿荫下荡漾。
在梓潼的任何一个乡村,一路上也都有绝美乡间景致,有独具韵味的农村风情小镇,有充满乐趣的民俗活动,有花样迭出的农家美味,可以吃农家饭,观农家景,干农家活;可以在清山绿水间体验回归自然带来的新鲜;梓潼也是美食之乡,梓潼镶碗、梓潼片粉、梓潼酥饼、水磨汤圆粉、许州凉粉、圣迪乐鸡蛋及文昌家宴、乡村油席等传统佳肴,让游客留下舌尖上无穷的回味;临走了还捎带点当地风味独特的农家特产,把人与休闲、散漫等紧紧拴在一起,休而不失情趣,闲而不添倦怠,处处可以感受到梓潼山水间那股超凡脱俗的飘逸神韵和质朴清新。
一边是加快休闲度假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休闲度假产品的配套和城市旅游功能;一边是继续做精做透观光旅游,通过对景区(点)进行全面的整合提升改造,进一步丰富景点内涵,提高景点品位。每年如期举办的七曲山新春祈福旅游文化节、七曲山文昌文化旅游节,浓浓的文化味都是最大的亮点,也带来了游客的新高峰。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引导下,梓潼依托资源优势,将传统农业生产与现代观光旅游相结合,打造了“一纵一横”的乡村旅游观光通道,大力发展特色鲜明,参与性、体验性强的乡村旅游和农家乐产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同时也为休闲度假旅游提供支撑。
随着大旅游格局的逐步形成,近年来,全县旅游综合收入以30%的增长速度不断攀升。而随着梓潼旅游规划的整体推进,一个层次完善、产品丰富的旅游产业正在梓潼快速崛起。
从“过境游”向“旅游目的地”转变
随着宜居环境的改变,景区旅游、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梓潼旅游正逐步从单纯观光游向集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于一体的业态转变,已成为“蜀道”国家级黄金旅游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2013年是梓潼县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县委、县政府围绕旅游六大要素,狠抓项目建设,推动梓潼旅游从“单线游”向“环线游”、从“过境游”向“旅游目的地”转变。
加快“行”的建设。积极融入九环线、三国古蜀道旅游线,进一步优化“成德绵梓旅游快线”、“川北旅游联盟旅游专线”等旅游线路着力打造“畅通旅游”。
丰富“游”的内涵。完善景区品质;启动金牛古道古驿铺古街项目,与大庙景区和水观音景区联为一体,增长游线;加快“两弹”城景区的提升,着力打造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在城市新区,加快大学生文化创意园建设。
提升“住”的品位。加快发展经济实用型酒店,完善渡假配套服务功能,满足游客多样性需求。
突出“吃”的特色。大力弘扬以川菜大师史正良为代表的饮食文化,成立餐饮行业协会,加快星级农家乐建设,着力打造梓潼特色餐饮品牌。
改善“购”的环境。不断丰富以“魁星点斗、金榜题名”为主题的祈福产品,积极开发文昌贡酒、文昌贡茶、文昌祖庭年画、状元笔筒等新型旅游商品,切实满足游客旅游购物需求。
培育“娱”的活力。充分挖掘文昌文化内涵,包装推出洞经音乐、文昌祭祀、文昌出巡、梓潼阳戏、大新花灯等民俗风情表演项目。
梓潼县不断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提升旅游产业水平,将努力打造“观光在景区,度假在综合体,休闲在乡村”的旅游新格局,朝着“行而观景、坐而论道、立而祈福、卧而养性”的生态旅游区迈进。未来的梓潼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的内涵将得到极大提升,日益展现梓潼旅游的全新魅力,从而占领中国西部地区休闲度假旅游的制高点。
(曹佳富 王小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梓潼县召开“名师讲师团”和“名师教研组”成立大会,对梓潼县首届19位名师进行了分工。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梓潼县委、县政府于2013年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
梓潼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梓潼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