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清除牛皮癣
□余硕 本报记者 黄中伟
漫步梓潼县城,干净整洁的街道、林立的高楼、满眼的翠绿让人神清气爽,热情好客的帝乡儿女给人宾至如归的感觉……梓潼把文明城市创建与科学发展的要求同频共振,与改善民生的步伐齐头并进,与促进和谐目标合拍相应,激发出巨大热情,凝聚无穷力量,催生丰硕成果。
齐抓共管
构筑创建大格局
2011年,梓潼县委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了努力构建开放梓潼、宜居梓潼、文明梓潼、幸福梓潼的奋斗目标。创建文明县城成了构建文明梓潼的应有内涵。梓潼县委、县政府吹响了创建号角,三十八万帝乡儿女屈指成拳,擂响了创建四川省文明城市的战鼓。
书记、县长等县上领导多次就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调研,解决创建难题。县四套班子领导每天轮流带队督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高了各部门创建工作效率。
推行网格化管理,实行县级领导包片、部门包街、社区包楼、执法人员包点责任制,将县城划片分段,将创建工作任务落实到县级领导和部门,形成了“领导督部门,部门共建文明街区”的创建工作格局。县城中小学生、老年腰鼓队经常上街开展游行宣传,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
开展了十大不文明行为评选和整治活动。评选“文明餐桌示范店”20家,“文明餐桌示范食堂”5个。在各系统、各行业设置不同层次的道德讲堂120个,开展道德讲堂200余期。
组织百名机关干部、千名市民积极分子、万名学校师生广泛开展文明劝导活动,提高了市民素质和县城文明程度。
民生优先
共创和谐好环境
梓潼县把让群众从城市发展中享受更多的成果作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生命线,围绕民生民利做文章,科学规划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加强城市建设,优化了市容环境。在城市建设上下苦功,引资10多亿元开发建设阳光水岸、金域上城等商住小区25个;投入资金5亿元实施道路改造、配套设施、风貌提升、重点地段打造、市场完善等五大工程,改造和新建城市道路40公里;实施城市绿化工程,新增城区绿化带、绿地草坪1.7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6.6%。
规范城市管理,优化了人居环境。组建了梓潼县城市管理局,整合执法资源,建立了“综合执法、社区联动、部门协作、依法管理、堵疏结合、全面覆盖”的城市管理机制。针对市容环境中的突出问题,从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经营场所、公共服务、居民小区五大方面入手,每月一主题,每月一项治理,优化了人居环境。
加强新农村建设,优化了发展环境。投入巨额资金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打造了许州、石牛、黎雅、仁和等一批中心集镇,提高了城镇化水平。统筹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投资4000多万元打造宏仁乡金宝村、许州镇栏杆村、豢龙乡红江村等新农村示范村。
强化便民服务,优化了政务环境。提高为民办事的服务水平,优化政务环境,集中全县35个具有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部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办公,行政审批项目由290项减至212项,公共服务审批项目由81项减至62项,优化了服务流程,提高了服务效率。在32个乡镇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全面推行干部挂牌服务。
加强诚信建设,优化了市场环境。以诚信道德建设为基础,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诚信梓潼建设。深入开展“梓潼县百家食品企业践行道德承诺”活动和“文明市场”、“诚信守法企业”“文明优质服务”等竞赛活动,优化了市场环境。深化综合治理,优化了社会环境。
专项整治
打造潼城新形象
梓潼县大手笔规划,大力度投入,大动作整治,通过加大执法力度,重拳整治车辆乱停、摊点乱摆等现象,打造文明有序的潼城新形象。
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治理,打造洁净潼城。加强清扫保洁,及时清运果皮箱、垃圾收集点的垃圾,加大对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城中村、河道沟渠等薄弱环节的治理力度,消除盲点死角。治理占道经营。治理在公共区域、街道设置餐饮设施和沿街摆摊设点占道经营行为。治理工地乱象。加强对占道堆放建材、占道施工、乱堆乱倒建筑垃圾等行为治理力度,推行围栏作业。
开展交通秩序管理专项治理,打造有序潼城。完善了街路标识牌,施划斑马线、停车线等标线。规范车辆停放秩序,做到车辆归区,朝向一致;治理机动车驾乘人员向车外“乱扔杂物、乱吐口痰、乱倒垃圾”现象,加大出租车管理力度,规范运营行为。
开展经营场所专项治理,打造诚信潼城。治理出售过期、变质、伪劣食品行为。加大对小食店店堂、操作间卫生管理力度,规范潲水倾倒和油烟排放行为。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五病”调离率100%。规范经营行为。各经营者做到证照齐全、亮证经营、制度上墙。各经营场所按要求设置监督举报牌,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建立网吧社会监督机制,设立举报电话。
开展公共服务专项治理,打造廉洁潼城。规范公共服务,服务行业工作人员操作符合要求,提供人性化服务;公开服务制度、收费标准、办事流程等,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开展社区(小区)专项治理,打造宜居潼城。规范小区物业管理,组建社区治安巡逻队。管理好小区环境卫生。广泛开展创建宣传教育活动。加强社区建设。建好社区功能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民学校等活动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打造宜居环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年来,金龙场乡把高粱作为一项富民强乡的重要产业来抓,引导群众做大做强高粱产业。今年全乡种植高粱1000余亩,亩产量达300公斤左右,预计总产值将达160万元。金龙场乡成立了红粱种植专...
梓潼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梓潼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