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四四)12月18日,接到绵阳市文物局在梓潼发现古遗址(本报12月18日12版报道)的汇报后,省文物局立即组织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商讨如何开展下一步抢救性发掘。
相关专家介绍,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发现了瓦当、陶片等文物,初步可推断为是一处汉代居住遗址。并且,遗址被施工方破坏较大,对抢救性发掘带来一定的影响。由于该遗址位于梓潼县县城西北角,过去曾有专家根据出土的汉代文物和历史文献记载推断,古广汉郡遗址有可能在该位置,因此在下一步抢救性发掘中将需要仔细分辨地层,寻找相关遗迹。
相关专家说,至少在目前有几个疑问还未能解决。发现了一些红烧土,那么这里有没有烧窑的窑址?没有发现城墙等遗迹,那么这里会是一座古城吗?是属于广汉郡的核心区还是外围部分?此外,根据历史记载,此处也曾是古梓潼郡所在,是否有可能是梓潼郡遗址?这些问题都有待考证,需要在抢救性发掘中,通过逐渐揭开的文化地层和出土的文物遗迹来佐证与判断。
据悉,绵阳市文物局已将遗址现场进行保护。12月19日一早,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队将奔赴现场,对古遗址进行勘探,并和绵阳市文物局商量抢救性发掘实施方案。一旦方案通过,考古队将迅速对古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吴璟)12月9日,江油市人民法院对盘江大桥“7·9”垮塌案件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刘国学犯玩忽职守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被告人周兴犯玩忽职守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被告人勾胤吉犯玩忽职守罪,免予...
梓潼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梓潼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