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变化,数据为证。2003年,梓潼主要风景区——七曲山景区在成都做的一个客源市场问卷调查显示,只有1%的成都市民知道七曲山。而在去年的调查中,这个数据已魔术般变为90%以上。10年前,该景区一年的旅游收入不到300万元,而2011年的旅游收入达到了4000多万元,10年翻了10多倍。
十年发展,梓潼旅游走过了不同阶段。对于自己的传统优势产业,梓潼人也开始不断加深自己的思考。已经出台的《四川省旅游“十二五”规划》将梓潼列入了大成都旅游经济板块的辐射区、成绵乐旅游经济带和三国文化旅游线路的重要节点,为该县加快发展旅游,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带来重大机遇。
全省旅游大军中,强手如林。如何抓住这个机遇?构建“大旅游”格局成为梓潼人审慎思虑后的坚定回答和果断行动。
竞争中的选择
构建“大旅游”格局
旅游,是人们了解梓潼这座古老城市最重要的窗口之一:
秦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等赋予了梓潼厚重的历史文化感,全县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迄今已举办1079届的文昌庙会,体现了具有世界唯一性的文昌文化,成为川西北最大的集民俗、文化、商贸、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影响到全川及周边省市;“两弹城”旧址中留下的两弹一星元勋于敏、王淦昌、邓稼先等一大批杰出科学家旧居,也留下了将军楼、档案馆、防空战备洞等大量珍贵历史文物,为梓潼蒙上一层神秘的“红色”;七曲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700余亩纯古柏林,2万余株千年古柏则赋予了梓潼 “天然氧吧”的美名。
2011年,梓潼全县接待游客212万人次,同比增长25.76%,旅游综合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54.3%;占全县GDP的20.53%。
但另一方面,由于开发力度不够、资源整合效果不理想,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梓潼目前仍然面临着旅游产品单一,龙头景区的级别、重量不够,有吸引力与知名度的旅游产品尚未真正形成的尴尬。
据了解,目前梓潼龙头景区数量偏少,全县仅有七曲山风景区一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而近年,四川省A级景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去年8月的一份数据显示,四川省共有A级景区203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4家,4A级旅游景区78家。A级景区的大幅增加,各景区之间的营销战争,使旅游市场竞争加剧,游客分流,给梓潼的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梓潼如何突围?
构建“大旅游”格局是关键。“我们有这么多的旅游资源,应当整合运用起来;只要开发利用好,在全省旅游大环境中,梓潼仍然具有很强竞争力的。”梓潼县委书记邹若力说。经过多番酝酿,梓潼形成了发展旅游产业的基本思路:通过对七曲山、“两弹城”等重点景区的打造,构建以县城为旅游集散中心,以108国道为纵轴、302省道为横轴的沿线旅游通道的“大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打造精品景区龙头引领品牌效应
在前往七曲山风景区的道路旁,三栋外形古朴、体量庞大的塔式建筑物已经基本形成、巍然耸立,施工队伍正抓紧时间做最后的装饰收尾工作。这里将是梓潼七曲山景区的游客接待中心,同时还肩负着“博物馆”功能,向游客全方位展示梓潼的特色旅游文化和资源等。
再接着往前走,一汪明镜般的湖水碧波荡漾,让来往游人情不自禁驻足流连。这汪水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凤凰湖水库。过一段时间,计划中的一个商住休闲中心会为它带来更多活力……
从这些迹象可明显看出,梓潼旅游正在“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旅游产品相对单一是梓潼正在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按照“打造精品景区”、尽快形成品牌效应的思路,梓潼将现阶段的工作重点放在了七曲山风景区的扩能升级和“两弹城”的打造上。
作为梓潼的老牌风景区,七曲山风景区近年来一直以创建国家5A级风景区的方式进行自我提升。今年,梓潼成立了七曲山风景区管委会,使得景区实现了统一规划、建设、经营和管理。管委会按照分片进行的原则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在七曲山大庙片区建设入口广场、步游道和祈福朝圣广场;在水观音片区打造金牛古道;将凤凰湖片区建设成健康养生城,打造文昌文化廊桥、凤凰水街及“文昌家宴馆”;在南山门片区建设游人中心及文化展示中心、娱乐与演艺中心、大型停车场、旅游服务区。今年1-8月,景区实现旅游直接收入3331万元,同比增长23.3%;接待游客达88.5万人次,增长14.79%。
多年来,108国道穿景区而过,导致七曲山风景区不能实现封闭式管理,一直是梓潼人心中的一个结。今年,108国道改道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已经通过国家相关部门批准,改道工作预计将在明年正式启动。这预示着景区将迎来飞速发展期。
与此同时,梓潼另一个精品景区——“两弹城”景区也被列入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二批名录。按照创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标准,景区的建设也在加快进行,已经完成了“资产确认”这重要一步,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也已开始。根据制度的初步方案,景区将以“三馆两区一通道”为总体设计布局,真实还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军事重地风貌和原基地工作人员工作、学习、生活场景。
抓县城建设吃住行游购娱缺一不可
梓潼七曲山风景区与该县城北行政教育新区的接壤处,是一座虽建成已久、但利用率不高的公园。茂密的草木虽有些杂乱,但却掩盖不了这园林风光所蕴藏的利用价值。不久后,这里将建成一座附带着开放式公园的园林酒店。待这座园林酒店建成,梓潼的旅游接待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提升接待能力是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不可绕过的问题。目前,梓潼县城和七曲山风景区只有1家三星级宾馆、1家二星级宾馆,有“两弹城”会议培训中心、中型宾馆、旅社70余家,可同时接待游客住宿不到2000人。
面对问题,梓潼人认真思索、迎难而上,产城景一体化的发展思路给出了解决问题的良方:按照景城一体发展理念,该县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契机,提升旧城、拓展新城,建设清爽精致、绿色生态、健康养生、宜居宜业旅游县城。
据了解,作为城市景观大道的文昌干道已基本完成了北段建设,南段工程也已于今年下半年正式开工。这条城市景观大道宽20余米,不仅在绿化上高标准执行,还配置了自行车道等;与七曲山风景区接壤的城北行政教育新区也已初步建成,大大提升了城市居住环境;正在火热进行的旧城改造项目完成后,梓潼县城的主要城市干道都将大幅改善,城市面貌随之提升。
未来,梓潼还将扎实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拓展城市旅游服务功能,建设购物一条街、美食一条街和娱乐一条街等商贸服务功能区,凸显集群优势;大力发展星级宾馆、社会餐饮、交通服务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使县城真正成为集吃、住、行、游、购、娱等多种功能的旅游集散中心。
此外,通道旅游建设也是梓潼构筑“大旅游”格局中的重要一步。未来,梓潼将以“一纵”、“一横”两轴为依托,在旅游通道沿线大力发展现代观光农业,特别是结合梓潼健康养生基地的建设,发展现代有机农业,不断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逐步形成以大棚蔬菜基地、林果基地、花卉基地等农业项目为依托的农业科技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等农业产业化基地。
以“大旅游”格局为战略,梓潼县正朝着“行而观景、坐而论道、立而祈福、卧而养性”的著名生态旅游风景区迈进!
□曹佳富 蒋君芳图片由梓潼县委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邹俊川就业是民生之本。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梓潼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梓潼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