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绵阳市在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先进典型。本报从今日起推出“产村相融互动连片推进新村建设”典型报道专栏。敬请关注!
“‘文昌添宝\’柚托起了农户的甜蜜希望,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摇钱树了!”近日,谈及梓潼县天宝柑桔专业合作社为农户带来的效益,合作社常务副理事长杨发林由衷说道。
近年来,在该合作社的带动下,梓潼不断改良柑桔品种,大胆探索经营模式的同时,创新品牌价值,将蜜柚作为当家品种,建成万亩柑桔产业园,形成特色优势产业,让农户叩开了致富大门。仅去年,“文昌添宝”蜜柚投产面积达4500亩,亩产量达1.5万斤以上,亩收入2万元以上。
专家实地把脉
蜜柚成当家品种
“只有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壮大自身特色,才能真正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梓潼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道。
为了给农户找一条稳定增收的路子,该县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成立了天宝柑桔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多次邀请农业专家实地“把脉”,对当地土壤、气候进行了分析、论证,最终选定适合本地土壤、气候的“文昌添宝”蜜柚作为当家品种,将许州天宝、栏杆、迎江、桥河等村确定为“文昌添宝”柚核心产业园,集中连片发展。
目前,合作社已发展成员351户,带动种植户3800户,建立了许州天宝、栏杆等村1.2万亩“文昌添宝”柚基地,带动本地98%的农户从事蜜柚种植,并辐射带动江油、游仙等6个县、16个乡镇发展文昌蜜柚近3万亩。
组织牵线搭桥
增强发展后劲
为了促进蜜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合作社通过牵线搭桥,按照“七统一分”模式运作,即统一规划建园、统一品种及种苗、统一生产标准、统一生产资料、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打造品牌、统一产品销售、实行分户种植,有效衔接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
针对品牌优势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合作社还通过建立院校合作,加强品种选育,强化科技支撑。同时,积极参加全国、全省的评优、选先活动;每年对品质、产量前三名的种植户,给予资金和物质奖励;建立营销网站,发布国内外柑桔生产销售信息及产品的生产情况,不断扩大“文昌添宝”柚的影响,提高产品效益,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完善利益联结
增加农民收入
为了保证入社成员持续稳定增收,合作社积极探索农户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完善了农户入股制、订单收购、经营积累和“二次返利”等利益联结模式。
据介绍,仅去年合作社为社员“二次返利”15万元,提取风险防范金5万元,社员户均收入达2.6万元,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超过150户,年收入30万元的达到46户。明年,该县1.2万亩蜜柚基地将全面投产,届时,蜜柚基地面积将达2万亩,产量将达9万余吨,产值可达3.5亿元以上,带动5000多户农户持续稳定增收。 (本报记者廖姝)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13)日上午,绑架杀害未成年人的王志刚在梓潼县被执行死刑。今年50岁的王志刚系山西省灵石县人。2008年,王志刚与刘琴认识,并以“夫妻”的名义共同生活。2009年12月,刘琴提出分手,王志刚...
梓潼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梓潼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