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乡——
一股强劲的文明之风正吹拂着文昌帝乡——梓潼。
在现代城市的较量中,文明城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比拼内容,因文明城市体现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和县域竞争实力。2011年,“用两年左右时间创建成省级文明城市”的字样被写入了梓潼县党代会和人代会报告;今年2月,该县正式启动了创建四川省文明城市工作。
站在统筹全盘的角度看,省级文明城市的创建,是梓潼力求“开放梓潼、宜居梓潼、文明梓潼、幸福梓潼”的一个实在举措。
□曹佳富 蒋君芳/文杨克宇/图
攀向高峰的必然选择
“东依梓林,西枕潼水”——梓潼因此得名,人们也赋予了农业资源丰富的梓潼以“五谷皆宜之乡,林蚕丰茂之里”的美称。
但在另一方面,因资源、区位等要素的束缚,梓潼在发展工业上并不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因而,对于工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的丘区县而言,每一次进步都弥足珍贵:
在“产业强县、开放活县、‘两化\’互动、城乡相融”发展战略指引下,去年,梓潼全县实现GDP60.16亿元,同比增长14.3%;规模工业总产值71.9亿元,增长42.4%;规模工业增加值23.3亿元,增长27.5%;农民人均纯收入7048元,增长2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18元,增长17.2%。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居全市第4位和全省59个扩权县第18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居全市第3位和全省59个扩权县第7位。
进步可喜,斗志仍昂。作为一个丘区县,梓潼的农业优势仍占较大比重,集聚集群的工业总盘子还需要进一步做大,县城规划建设、综合管理、市政基础设施等方面也都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38万梓潼人渴望更快更好地发展。拿什么去加快自身发展便成了梓潼领导班子案头上的第一要务。几经思虑,创建省级文明县城走进梓潼人的视野。
众所周知,文明县城是一张珍贵的“名片”,这个称号既体现了一个县城的综合实力和社会进步程度,又体现了一个县城市民的综合素质和文明水平,是一种可转化的生产力要素,是珍贵的“无形资本”。
“抓创建,就是抓环境,抓发展。”梓潼县委书记邹若力介绍,梓潼县委、县政府作出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决定,就是要进一步优化梓潼的发展环境、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提升市民的文明素养,切实加快开放梓潼、宜居梓潼、文明梓潼、幸福梓潼的建设步伐,从而进一步提升梓潼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战鼓声中的全县总动员
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不是一届政府领导班子自吹自唱的行为,而是梓潼全县38万人一起参与的战役。
成立指挥部是打响战役的第一步。创建初始,该县迅速成立了由书记、县长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创建办公室和督查组;制定了实施意见、考评办法、指标任务分工等系列规范性文件。
创建过程中,梓潼以非常高的频率,多次召开全县创建四川省文明城市工作大会,书记、县长亲自动员部署,靠前指挥,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亲自组织实施,身体力行。各级各部门也相应成立创建机构,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县创建领导小组组织实施,部门各负其责,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一场成功的战役必须有作战成员的高度配合。为此,梓潼下发了《梓潼县创建四川省文明城市实施意见》,对创建文明城市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实施步骤、措施要求等作了具体的规定。并对照《四川省文明城市考核测评细则》,把体系中的各项指标逐一分解落实到各级有关部门,层层签订责任书,排出工作时间表,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
为给全县38万梓潼人参与文明县城创建搭建平台,梓潼努力创新机制,完善了志愿服务网络体系,全县拥有志愿者50000余人,今年已开展各类志愿服务300余次;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创建和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科室、文明家庭评比竞赛活动,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依托文化广场、农村文化大院等阵地,开展经典诵读、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100余场;大力实施 “文明餐桌行动”、“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发出文明倡议、落实公开承诺等。
宜居城市聚合文明元素
宜居的环境是一个文明县城必备的要素之一。而梓潼近几年来在宜居上做出的努力,有目共睹。
如白纸作画般,与风景秀美的七曲山连成一体的城北新区如今已成为梓潼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也是百姓饭后休闲的最佳去处之一。为舞好规划 “龙头”,精心绘制宜居蓝图,梓潼科学编制完善了县城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统筹新城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提升,扎实抓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县城综合承载能力。
梓潼坚持建管并重,着力完善现代县城管理体制机制,加大市容市貌、城市秩序、环境卫生等治理力度,加强文明社区建设,不断提升县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强化公共安全,为居民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着力把梓潼县城打造成清爽精致、绿色生态、健康养生、宜居宜业的绵阳 “后花园”。
文明县城的要素还在更多地方涌现:
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建立了县政务服务中心,35个具有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部门集中办公,设立便民服务厅和“政务超市”;全面开展行政审批项目清理,行政审批项目由290项减至212项,公共服务审批项目由81项减至62项,减化了服务流程;
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在未成年人中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评选梓潼县十佳“美德少年”;开展文化环境专项整治,加强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全县44个乡村少年宫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不断完善。
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以 “百城万店无假货”、“3·15”诚信宣传等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在这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县城里,38万梓潼人正尽情享受着一场文明盛宴。
新闻推荐
“中国梦”是丰富多彩的,而落实“中国梦”的主题教育同样是多种多样的。在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中,梓潼充分发动干部群众热情,围绕“五项教育”,精心组织实施了...
梓潼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梓潼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