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这哪里是牛奶嘛?都变成豆花了!”26日,经梓潼县消委会(消协)许州分会调解,销售变质牛奶的梓潼县许州镇副食店老板宋某,按牛奶价格的10倍530元,赔偿给消费者王大爷。同时,宋某还面临被工商部门立案调查。
7月18日上午,梓潼县许州镇天宝村的王大爷十分气愤地拿着一箱特仑苏纯牛奶来到许州消委分会投诉称:自己于7月16日在许州场镇宋某的副食店,以53元的价格,购买特仑苏纯牛奶一箱,共计12盒,拿回家后给6岁的孙子喝,孙子喝了一口就吐得满地都是。王大爷说:“我们是乡坝头的人,平常那个舍得喝这些哦,每盒牛奶摊这么贵,但孩子还淘气成这样不愿喝,可一想孩子平常也不是这样,我就拿过来喝了一口,也觉得味道不对,马上吐了出来。”王大爷打开牛奶的纸盒一看,惊呆了,只见里面都是白色块状的悬浮物和液体的混合物,简直就像豆花店的豆花。王大爷又打开一盒,发现还是豆花似的牛奶,再开也是。
随后,王大爷找到经销商宋某讨个说法,宋某却说,产品在保质期内,只能帮你联系上级经销商来处理,一气之下,王大爷直接到消委会投诉,希望主持公道。
接到投诉后,消委会工作人员认真查看了该牛奶的外包装和已经被打开的牛奶盒,发现的确出现了凝结的白色悬浮物,当着当事人的面,工作人员重新打开两盒,发现情况一样。于是,消委会人员立即赶到经销商宋某的副食店进行调查。经查,该箱牛奶是2012年3月10日生产,保质期为6个月,产地银川,宋某副食店内,该批次的纯牛奶已经销售完,同时店主也提交了进货台账及有关产品合格证明等手续。因此,执法人员初步断定,消费者所购买的该牛奶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应该是产品在包装或运输等环节发生的变质。
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组织双方调解,达成了由经销商按所购牛奶价格的10倍对消费者赔偿530元,并赔礼道歉。
同时,对于宋某销售变质牛奶的违法行为,梓潼县工商局已经立案调查。 (汪良祥 本报记者 孙兴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连日来,本报关于《城市美容师值得全体市民尊重》的相关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他们纷纷表示,应加强社会道德教育,从娃娃抓起,从身边做起,提升道德责任感和文明素质,共同遵守社会道德。“环...
梓潼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梓潼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