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梓潼新闻 > 正文

“一帮一扶”奔富路——双峰乡帮助困难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纪实

来源:绵阳日报 2012-06-25 04:41   https://www.yybnet.net/

“政府给我们补助建起了‘蚕台\’,蚕茧质量高、价格也高了;党支部书记带头建起了芦笋专业合作社,收购芦笋到了家门口,收入翻番!”连日来,梓潼县双峰乡的农户喜上眉梢。

今年以来,梓潼双峰乡以“双联”行动为载体,建立党员“连心卡”,开展“一帮一扶”等活动,帮助群众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致富。

结对帮扶 开辟致富门路

近日,记者来到村子村四社杨宗德家的“蚕房”,只见整齐雪白的养蚕房里,成熟的蚕儿正在一个个单独的小格子里摇头晃脑吐着丝,编织着银白的蚕茧。“养蚕20多年了,过去一直在户外敞养,蚕茧的质量不高,卖不起价。”杨宗德告诉记者:“去年,乡党委政府补助了4000余元,新建了3间蚕台共80平方米,一季能养3张蚕,蚕茧质量高不说,一年收入有3万余元。”据了解,过去群众养蚕,都是一根杆上缠着竹片绕成的小圈,俗称竹花簇。如今,蚕宝宝们不再拥挤在这一根杆上,它们都住上了“单间”。

杨宗德建蚕房所得的4000元补助资金,就是乡党委在开展“双联行动”过程中,党员领导干部对所联村、户进行走访,从基本情况、产业状况、收入情况、存在困难和帮扶项目、帮扶目标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后,为困难群众争取的养蚕专项补助资金。

为深入推进帮扶活动,真正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双峰乡组织党员干部对全乡371户困难群众进行走访调查,及时制定了《结对联系帮扶困难群众三年计划》,采取“1扶1帮”的帮扶措施,即:联系乡的县级部门扶持一个项目;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帮扶三户困难群众,一般党员干部帮扶两户困难群众。

为建立长效帮扶机制,该乡还印制了“心连心”党员结对帮扶联系卡和“联村联户”工作手册。目前,全乡共有136名党员与困难群众形成结对帮扶。

合作经营 增加群众收入

“再过半小时,就有人来收芦笋了。”双峰乡高家村五社村民杨德清正在家里将刚从田里摘回的芦笋捆绑成堆。“自从有了专业合作社,技术有保障、销售有保障、价格有保障,农民收入也有了保障。”杨德清告诉记者:“以前在自己承包的40亩地里只种了桑树,收入不高,成了村里的困难户。今年,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又承包了20亩地,开始在60亩田里套种芦笋,还加入了芦笋专业种植合作社,半年就赚了3万余元。”

芦笋是双峰乡的传统产业之一,但以前属于散户单种、规模小、经济效益低。今年,在双峰乡高家村党支部书记赵维金带领下,成立了芦笋专业种植合作社。目前,已有200户加入该合作社,种植面积达到500亩,在全乡已形成了大规模种植。

为使帮扶活动落到实处,双峰乡党委坚持党员带动,积极为贫困户拓宽增收渠道,使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此外,乡党委政府采取送政策、送科技、送信息,理思想、出点子、谋发展,帮资金、办实事、解难题等方法使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蒋宣明本报记者梁耀予/文王海艳/图)

新闻推荐

梓潼举办青年人才励志创业论坛

本报讯近日,梓潼县举办青年人才励志创业论坛。在梓潼参加社会实践的清华大学研究生、全县大学生创业代表、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代表、西部志愿者共220人参加论坛。近年来,梓潼切实加强创业...

梓潼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梓潼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帮一扶”奔富路——双峰乡帮助困难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纪实)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