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梓潼新闻 > 正文

梓潼:产业互动的“乘数效应”

来源:绵阳日报 2012-03-07 05:05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黄中伟

梓潼土壤肥沃,气候宜人,是优质苎麻生产基地县。目前,苎麻已成为该县农业产业化支柱项目之一。近年来,通过技术指导、典型示范以及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带动,全县建成元田优质苎麻基地两万余亩,年产值近两亿元。

(王远金摄)

话题还得从梓潼县的“明星村”——东石乡油坪村说起。2月29日,省交通厅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张钧,带领江油市九岭镇扎营村两委及村民骨干35人,来到油坪村蘑菇种植基地考察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一条龙产销模式。油坪村这个样板工程,坚定了他们推动扎营村农业产业化的信心和决心。

其实,油坪村的“明星”之路并非坦途。前些年,跌宕起伏的菌菇价格走势让梓潼菇农如坐过山车。自从县上引进菌菇深加工企业——奇恒食品有限公司后,一律保护价收购,菇农心里不再犯憷。“价格有保底还虚啥哦。”油坪村村民们的胸有成竹,得益于梓潼县最大限度利用农产品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发展产业的清晰思路。

去年以来,梓潼成功创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和四川省小企业创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连续3届被评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荣誉背后透露出一致的信息:梓潼农业支撑工业、工业反哺农业、工农相融互动的产业发展方式已然成型。

2012年,梓潼经开区面积不断扩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方式不断升级,在园区安家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与此同时,农业基地不断壮大,农产品就地转化效率强势提升。这些成就,让梓潼可以把眼光放得更远,把目标定得更高。2012年,全县力争实现GDP6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93.5亿元、增加值28亿元,农业总产值32亿元,财政总收入5亿元,旅游综合收入14亿元、直接收入突破4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48元。如今的梓潼,产业互动的“乘数效应”正在放大!

“农”头企业 园区扎根

从绵梓路进入梓潼,经开区是梓潼献上的第一张名片——长林肉类、老山磨坊、大平油脂……一个个跟“农”有关的企业名称让人们恍然领悟:这里俨然成了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安营扎寨的最佳选择之一。

翻开2011年的成绩单,以长林肉类、老山磨坊、大平油脂等企业为主导的食品工业实现总产值37.5亿元,同比增长27.6%,占经开区规模企业总产值57.3%;以丰源麻纺、林江苎麻、绿神丝绸等企业为主导的纺织工业实现总产值5.7亿元,同比增长67.6%,占经开区规模企业总产值8.7%。

“园区的主导产业就是食品工业、纺织工业、木材加工业等。”梓潼县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万正均介绍,现在,梓潼县经开区规划面积已接近12平方公里,入驻企业65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8.23亿元,同比增长61%。2011年全县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72亿元,增长42.5%,“虽然基数不大,但速度可观,这是梓潼人办工业的骄傲资本。”

经过一年半载的加班加点建设后,经开区重点引进项目奥威啤酒一期10万吨啤酒生产项目今年1月正式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即将投产。紧随其后,嘉毅志创啤酒库区、丰源厂房扩建、花果山片粉生产、平祥药业中药饮片加工、金辉肥料生产等项目的主体厂房已建设完工,生产设备安装调试,已进入投产倒计时阶段。

一边建,一边引。2011年,经开区共签约引进新项目13个。万正均透露,今年一季度,投资约1.1亿元的林江苎麻有机苎麻条、苎麻纱、织布技改,投资1.2亿元的成都鑫万基生物制药,投资2.1亿元的华鸿机电电力设备生产、汽车平行流铝扁管和高速护栏及配套设施生产,投资约5000万元的宏瑞商贸现代物流平台等项目正在积极洽谈,有望近期落户经开区,“有3个项目都是过亿元的投资。梓潼工业发展的希望在园区。”

农副产品 借力增值

一面是工业园区化风生水起,另一面则是农业基地化有声有色。

梓潼,地多人少。向土地要增值效益,利用土地资源做强产业,依托农业实施工业强县,成为梓潼立足县情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工业反哺农业在梓潼体现得最为明显。”梓潼县委书记邹若力认为,灾后梓潼成功实现工农业无缝对接,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工业经济优势——产业相融产生的“乘数效应”,让灾后农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张,农副产品加工型企业吞吐能力不断增强,工农业产品不断增值。

2012年,梓潼始终坚持“依托龙头建基地,依托基地促龙头”的发展思路,围绕建设百万亩农业产业基地和百万头优质生猪基地目标,坚持以产业化经营统领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实现了农业产业基地规模发展和品质的提升。

截至目前,围绕龙头企业,梓潼全县农业产业基地发展到75万亩。建成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50个、6.9万平方米,全县出栏生猪75.1万头、小家禽1428万只,花生海椒种植面积达17.8万亩,蔬菜水果基地达15.5万亩,水稻制种达到5万亩,水产养殖基地达5万亩,新发展工业原料林2.1万亩、经济林1.05万亩,蚕桑、苎麻基地继续发展。初步形成了黎雅、石台、三泉、卧龙为主的水稻制种产业带,许州、仙鹅柑橘示范片,仙鹅、黎雅、长卿、东石、玛瑙畜禽产业示范带,白云、观义花生高产示范片等一批有特色的产业带和生产区。

“基本形成了每一个大宗农副产品都有一个对应的加工龙头企业。”梓潼县农办、扶贫办主任洪涛说,之所以敢让老百姓放开手脚去种去养,是因为市场有保证,“就拿长林肉类食品公司来说,我们全县供应的生猪都满足不了公司的生产需求。”

工农互哺的发展模式下,农民得到了实惠:梓潼农民去年人均纯收入6778元,增长17.5%。

景城一体 经营城市

工农互哺绘就经济蓝图的同时,“景城互动”也不落人后。

2012年,“两化”互动仍然是全省经济工作的热词。年初,梓潼就确定了该县新型城镇化的总体方针:围绕把县城打造成为清爽精致、绿色生态、健康养生、宜居宜业的绵阳“后花园”目标,以做精做美县城集镇、做实做好城市管理、做活做强城市经营、做大做优服务产业为重点,大力实施“城乡相融”的发展战略。

早在去年,梓潼县就全面启动了城市风格风貌规划、108国道石牛罗汉桥至七曲山景观节点设计、城市总体规划评估修编、县城防洪减灾规划、水系利用湿地保护规划、地形图补测等多项工作,城市规划体系进一步深化细化,城市风貌特色日益凸显,城市形象得到更好展示。

总体性规划下,梓潼的城镇化在新城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中徐徐展开,在每一项基础设施建设中逐见成效。随着西崖路西段道路、城北新区电力管网、天封巷、安寿巷道路、一号排洪渠南门市场段、文昌干道A、B、C、D段道路、先锋村道路及附属设施(一期)工程改造及1处垃圾中转站等一批项目的建成投入使用,梓潼城市建设档次和形象得到明显改观,城市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城镇化效果最为明显的是新城市空间的出现。在梓潼县城北郊,城市新区已全面完成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梓潼中学、七一职中投入使用,政府集中办公区全面建成。由此,县城规划区面积达到2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6.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30.5%。

城北新区直接连接七曲山风景区的格局体现了梓潼城镇化另一亮点。“梓潼要实现产城一体,景城一体发展。”县长周琳说。紧邻城北新区,梓潼正依托七曲山风景区和已开工建设的凤凰湖,打造景区和城市相融的养生休闲基地。目前,七曲山南山门改扩建、景观大道、旅游环山路等项目已经完工,游客接待及文化展示中心主体工程完工。去年,梓潼接待游客212万人,七曲山风景区实现旅游直接收入3279万元,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单位。龙年春节黄金周及二月大庙会,以七曲山风景区为龙头的梓潼旅游业同样赚了个盆满钵满。2012年,旅游产业成为梓潼经济高速发展新引擎。

新闻推荐

让青山长满“摇钱树”——绵阳市若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纪实

原来的山林绿化,只在乎山林绿,在经济林发展上曾经有一段“空白”的历史阶段。2010年,绵阳市若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以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土地和林权流转的方式,开始发展优质核桃林基地,走...

梓潼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梓潼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梓潼:产业互动的“乘数效应”)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