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恭淮本报记者黄中伟
近日,梓潼县1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150余名文明劝导员,积极深入县城社区、人民广场、东十字、北十字等人口密集场所,通过举办讲座、散发宣传单、劝导不文明行为等方式,向市民广泛宣传文明礼貌用语、交通法律法规等知识,培养广大市民文明意识,树立热爱家乡、热爱梓潼的情感,做一个有礼貌、文明出行、遵纪守法、爱护环境的文明市民。
2月9日,梓潼县召开了由全县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县级各部门负责人、社区及县级周边村级组织负责人参加的创建省文明县城动员会,对创建活动作了周密的安排部署。
全县各级各部门迅速投入创建工作中,着力于宣传思想发动、创新活动载体,积极打造八大文明环境,努力提升梓潼人的文明素养,提高梓潼县城的文明形象,全县上下呈现出“人人知晓创建、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开局,为梓潼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敲响了战鼓,吹响了号角。
A
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近日,梓潼城北新区广场大型LED电子广告屏幕全天24小时不间断、轮番滚动播放“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诚信风、和谐情,文明梓潼我先行”等50余条文明劝导用语和“文明城市创建你我同行”、“用礼仪规范言行,用文明美化心灵”等10余条公益性短片。
同时,该县还在县城人民广场、主要干道、商住小区、大型超市、茶馆、酒楼等人口聚集场所,通过悬挂过街标语、设立宣传专栏、LED显示屏等方式加大宣传发动工作,极大地鼓舞全县人民的创建士气,激发创建热情,提振创建精神,营造浓郁创建氛围。
梓潼县把宣传发动工作作为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基础性工作和前期工作,积极创新宣传理念和宣传方式,广泛整合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等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到创建宣传之中,把传统宣传工具与现代宣传工具相结合,政府宣传与社会宣传相结合,枯燥的标语宣传与具有生动故事性的短片和文艺表演宣传相结合,让市民在耳濡目染中如春风化雨般地知晓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目的、意义和要求,从而将创建活动转化为市民的自觉行为,主动参与到创建工作中。
为此,各级各部门按照县上的统一要求,层层召开所属部门、乡镇、社区、村社的创建动员会议,及时将县创建动员大会精神传达给每一位干部职工和群众。
县广播电视台插播创建宣传公益广告,滚动播出创建宣传字幕,县委宣传部利用党政网、政务网开辟创建宣传专栏,曝光卫生盲点、死角、乱吐乱扔、打架斗殴、乱停乱放、占道经营、违反交通秩序等不文明现象,及时采访报道在创建过程中不断涌现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
各级各部门利用墙报、板报、宣传画、手机短信、流动宣传车、增设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专栏等载体广泛宣传创建目的、意义和要求,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的创建激情和积极性,树立“文明县城共创、文明成果共享”的意识,努力形成齐争共创合力,确保创建工作全民参与。
梓潼县为增强创建宣传工作的故事性和生动性,创新活动载体,广泛开展“除陋习、树新风、讲文明”演讲活动、“小手牵大手,文明一起走”等文明家庭评比活动,组织专业文艺工作者和乡土艺人在县人民广场,社区、村社文化活动室等文化展示场所以相声、小品、歌舞、采莲船、阳戏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表现创建新风尚和新成果,增强了宣传感召力、影响力和渗透力,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让市民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积极支持、主动参与创建活动,为梓潼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注入新的活力和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B
创新活动载体 打造八大优美环境
2月15日,一场以“文明礼仪进社区”为主题的宣教活动在县城崇文社区开展,主要针对交往礼仪、交通出行、公共场所行为等方面从不同角度通过鲜活、典型事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吸引社区1000余名男女老少现场观摩学习,现年68岁的王大爷说,这堂课非常生动,故事性强,很有感染力,通过学习,大家知道自己也是创建工作的一分子,要争做一名文明市民,为梓潼创建省级文明县城贡献力量。
市民素质高低是城市文明程度的显著标志,创建文明县城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和目的就是培育人、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让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得到全面提升。
为此,梓潼县对创建过程进行了详细且周密的安排部署,努力实施“讲文明,树新风”、文明创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志愿服务等浩大工程。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评选”、“做文明有礼的梓潼人”等活动为载体,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中华经典诵读、文明礼仪培训、“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和卫生四进社区”等活动,积极实施文明交通、清洁环境、文明旅游、文明餐桌行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党政机关开展“创建文明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窗口服务行业开展“礼貌待人、诚信服务”活动,各行各业继续开展“文明窗口”、“文明班组”、“文明示范岗”等创评活动,全社会大力推进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细胞建设工作,促进职业道德建设,形成良好政风、行风和社会风气。
以十星级文明户、文明村镇、文明集市、农村文化广场等为载体,广泛开展“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活动,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教育引导群众主动移风易俗、转变生活方式、摒除陈规陋习、养成文明习惯,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开展以“心向党、跟党走”为主题的歌咏、读书等系列活动,组织网上祭英烈、向国旗敬礼、优秀童谣征集传唱等活动,把“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引向深入。
加强阵地建设,建好用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做好留守子女关爱工作,坚持不懈地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良好文化氛围。
广泛传播志愿理念、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深化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环境志愿服务,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健康蓬勃发展。
C
渗透特色文化建设宜居幸福梓潼
近日,投资8300万元的蕴含文昌文化、三国文化元素和极具汉唐风格的文昌文化展示中心、游客接待中心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与广大市民和游客见面。
该中心以红色线条勾勒轮廓,红白相间的仿古建筑巍然屹立于七曲山南山门,傍晚在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光照射下,更显得楚楚动人、妩媚妖娆,更显现出潼城悠久的历史文化,聚源大酒店和梓潼计算机学校样板工程以同样的风格风貌与文昌文化展示中心、游客接待中心相互呼应,形成梓潼一道美丽的风景。
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城市风貌是塑造城市形象的第一张靓丽名片,更是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建设安居乐业生活环境的重要抓手。
为此,梓潼县立足于历史悠久的、内涵丰富的文昌文化、三国文化、汉唐文化,按照产城一体、景城一体发展要求,科学编制完善城市风貌打造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实现多规衔接,统筹推进新城区在建工程的风貌塑造和旧城区风貌改造提升。
该县还加快推进108国道沿线、文昌大道、人民广场周边等主干道和人口密集场所的风格风貌打造,加快启动五丁路改造、修车洗车市场和机动车辆交易市场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完成文昌路北段、梓建路口等旧城区棚户区改造工程,抓好农贸市场、停车场、公厕、环卫设施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将县城打造成清爽精致、绿色生态、健康养身、宜居宜业的绵阳“后花园”和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文明县城。
县委书记邹若力在创建动员大会上说:“科学完善的城市管理是构建优美城乡环境的基础,而优美城乡环境又是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必然要求。要建设开放梓潼、宜居梓潼、文明梓潼、幸福梓潼,优美的城乡环境和科学有效、执行有力的城市管理体系是关键”。
因此,梓潼坚持建管并重,强化城管队伍建设,创新城市管理手段,完善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快速处置、综合评价机制和相关部门之间的联合执法、信息共享、工作联动机制,建立横到边、纵到底、上管天、下管地的责任网络,大力整合执法资源,积极搭建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实现相关部门资源共享,深入开展“五乱”治理和“七进”活动,推进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向社区、乡镇、村社延伸。
目前,梓潼各级各部门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行动,主动作为,抓早动快,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只争朝夕的精神面貌迅速投入创建工作中,掀起了一波接一波的创建高潮。
新闻推荐
很多人年少时都做过文学梦,但现实让人不得不把这个梦延后。家住益多园小区的岳天文老先生退休后,重拾年轻时候的文学梦,最近,他的诗集《一点点》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收录了他近年来创作的1000多...
梓潼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梓潼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