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绵阳 今日安州 今日江油 今日梓潼 今日三台 今日盐亭 今日平武 今日北川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今日盐亭 > 正文

花林寺 考古黑科技增寿三百年

来源:成都日报 2020-06-08 00:57   https://www.yybnet.net/

花林寺大殿斗拱

如今花林寺大殿外已立好“国保”单位标志碑

岳定海/文 冯荣光/图

四川绵阳盐亭县的花林寺大殿原本被普遍认为是明代建筑,在科技考古助力之下,成功将年代更正为元代,年龄增加了近300岁。这座四川少有的元代古建筑顺利从县级文保单位一路晋级,入选第8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居易不曾归隐 李淳风来此观星

花林早先属于乡镇建制,与南部县境接壤,后并入唐宋年间出了大画家文同、大宰相李义府的盐亭富驿老镇。位于花林小学的花林寺大雄宝殿,又名花莲寺,进山门为白居易纪念堂,旁边为记史碑亭,堂亭后面山崖上有鸟翁洞,碑亭边为正殿观音殿。白居易纪念堂双狮守门,石狮造型特别,右边石狮口中石珠已失,堂内有白居易造像。相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厌倦了长安杂乱的政事而欲寻找一处恬静之地作晚年安身之所,他在梦中仙人指点下,随一尾奇异鹦鹉陪伴,一路寻至盐亭花林,但见山村柳暗花明,乃世外仙境,不禁大喜过望,偕夫人隐入树丛,建造花园,几经演绎,终成“花林”。此地如今尚有“白氏岩”“白村沟”等地名,传为白居易后人散落劳作场地。白居易曾在四川做过官,但是并没有发现来过盐亭及隐居盐亭的记载。

而唐代天文学家李淳风常来花林会真观夜观天象、上报朝廷则是真实的故事。李淳风是中国天文史上的开拓性人物,与同时代的袁天罡享有盛名。二人观测着气象万千的天体,名作《推背图》煌煌问世,书中有诗有画有箴言,被民间视为历史秘笈而珍藏。李淳风在阆中五里台定居,常行花林,并有题诗:月照郊原绿满川,会真风景不虚传;宜将抱杖登观斗,仰视银河天外天。诗中的“会真”便是花林会真观,如今的火烧观。

民间一直流传“北有剑门,南有花林”的谚语。史载,盐亭花林为蜀北咽喉,历朝烽烟不息,三国蜀汉名将张飞,西晋起义军头领李特,明末农民起义军张献忠,晚清义和团地方首领、花林人蒲定川等一干叱咤风云人物,均在花林这片热土上指挥万马千军厮杀,征战于鼓楼山、三国垭、雄关的山山水水,今天还留下了张飞石、姜柏树、跑马岭、演兵场、洗肠垭等可见可闻可触的史迹。今天的花林已归于寂静,在乌云低垂的山水树石间,我仿佛还能听见腥风血雨、旌旗马蹄。

红外摄影增寿三百年

花林寺大殿坐北朝南,大殿内抬梁和柱头如木桶一般粗壮,梁上檩子一人合抱,斗拱勾心斗角,椽条沧桑厚重,屋顶青色筒瓦覆面,远远一望,在盐亭萧疏的乡村鹤立鸡群,散发着历史深处传来的神秘信息。陪同我们的文友介绍,花林寺原是四合院布局,所有建筑均在元代建成,而元代整体建筑在四川盆地尤为珍贵,它集中在阆中市、南部县、盐亭县以及剑阁县等交界处,好似国色天香的少女,默默隐居于荒野僻地之处,不引人注目,一经发现,朝野轰动,市井喧哗。据《南部县志》载:“花林寺,先名兜率寺。”又按佛教经典记述,兜率天是弥勒成佛之前的居住地,花林谐音华林,花林寺最初与弥勒信仰有关。

花林寺位于盐亭县东北约35公里的富驿镇火星村,曾为花林乡政府驻地,现位于花林小学内,仅存大雄宝殿。成都文物考古部门对大殿进行过多次调查。最初,专家注意到大殿前檐采用的是“减柱造”,也就是将三间房脊合为一间,用一根通长11米多的大额承托斗拱。这种古代木构建筑中减少部分内柱,增加建筑空间的做法,因为施工繁杂,在明清建筑中已废弃不再沿用。2012年大殿维修施工期间,专家通过建筑考古学方法,分辨出大殿建筑始建时期和后期改动的构件,在上面共发现23条约1500字的墨书题记,其中在大殿挑窝位置找到了“大元保宁府”的字样。“保宁府”是元代设立的行政机构,花林寺正处辖区以内。过去学术界因花林寺大殿内书有“大明万历”题记,将其登记为明代建筑。2015年,专家又通过红外摄影技术,使原先因木材变色而难以辨认的题记墨迹清晰显现,确认花林寺大殿创建的具体年代为元至大四年(1311年),比以前认为的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提早了近300年。

现建筑上的墨书以元朝辛亥年为最早,而元朝只有一个辛亥年,即至大四年(1311年)。墨书中“保宁府亲教都纲祖鉴”“保宁府南部县西水进善里”“太子大王”等信息也间接印证了这个时间。另外,大殿明间采用了“大叉手”做法,与现存四川元代木结构建筑相吻合,前檐阑额下则采用了宋制的绰幕枋。墨书不仅明确了纪年,也提供了建造寺庙的由来:元至大四年,李德荣在兜率寺出家为僧,其父母李昌祖、蒲氏一家因“舍男出家”并为他消除“灾障”,同众亲属筹备钱粮,命李德荣重修佛殿一所,李德荣委托都料匠杨荣显建造。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更换修造”、嘉靖五年(1526年)“重振”、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顶新换梁结甃”、万历四十年(1612年)“整葺、培枋”,清雍正二年(1724年)“补修结甃”……可见历代对原构的培补。

香火延绵七百年

“维大元保宁府南部县西水进善里弟子李昌祖、蒲氏……于辛亥年舍于当方兜率寺披挮出家焚献……重新创建佛殿一所,以酬前志,永光福地。”这条墨书题记,说明白花林寺大殿是由李昌祖和蒲氏夫妇一家为送儿子李德荣出家而兴建。自元代创建此庙,当地村民李、蒲两家世代捐修,在祖先庇护下也成为他们家族的香火庙。

在赋税繁重的元代,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许多家族将土地寄挂在佛道寺观名下,但仍然掌握土地收入等,以此“合理避税”。李、蒲两家营建花林寺大殿的本意是“惟冀门业兴隆,子孙昌盛”。这个心愿在七百年间得以发扬光大。成都文物部门对同样建于元代的南部醴峰观何家香火庙、蓬溪金仙寺令狐家香火庙、阆中永安寺鲜于家香火庙进行了调查,但这些家族早已在岁月长河里不知所终,唯独盐亭花林寺的李、蒲两家在当地繁衍700余年至今,这在经历了多次大规模战乱和移民的四川实属罕见。

新闻推荐

特色产业增收入致富奔康添“底气”

记者了解盐亭盈基生物质能源公司产业链□本报记者李锦辉文/图6月3日,由市委宣传部组织的新闻媒体走基层活动走进盐亭县,10...

盐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盐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花林寺 考古黑科技增寿三百年)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