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延正在演皮影戏(记者任明勇摄)
□本报记者安达福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民间戏剧艺术之一。在盐亭县,市级非遗项目皮影戏传承人刘泽延坚持演皮影戏70余年,不忘初心,探索着皮影戏的传承之路。
近日,记者见到刘泽延时,他正在家里鼓捣着皮影道具。虽然视力、听力都不复从前,但今年88岁的刘泽延,心里一直难以割舍对皮影戏的那份情结。“为什么会选择皮影?只有一个原因,因为我喜欢它,热爱它。”回忆起如何走上皮影艺人这条路,刘泽延感慨地说,从12岁开始接触皮影戏,至今已过去了七十多个年头。
刘泽延小时候就对皮影戏这种特别的演出形式情有独钟,只要听说哪里有表演皮影的,他都会凑上前去看一看。12岁那年,盐亭大兴乡广庭村的一位皮影艺人在演出后看到刘泽延的痴迷,就让他现场表演一盘,这让年少胆大的刘泽延既兴奋又紧张。“当时拿着那个道具时,我还有点懵,不知道咋个表演。”刘泽延说,经过老师的点评后,逐渐找到感觉,最终也赢得了老师的称赞。至此,刘泽延便于皮影戏结下了深厚的情缘,也在这年他正式拜师学习皮影制作与表演。
拜师学艺的刘泽延经常跟着师傅一起去演出,时间久了,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他告诉记者,皮影戏是一门综合艺术,皮影艺人不仅要会打锣鼓镲、会演戏、会唱,还要能刻皮子做皮影。刘泽延演出皮影戏的道具,都是他自己亲手做的。“最初以纸壳子为材料,不仅便宜也好找,用牛皮或驴皮的价格贵,工序更复杂。”刘泽延依旧对当时制作皮影的情景时历历在目。据刘泽延介绍,皮影戏的人物角色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等11件连缀组成,制作前先画出轮廓,再描绘出来用剪刀剪下来染色,等颜料干了用线绳将人物的关节连接起来,再搭上棍子,就可以用来演出了。
传统的皮影戏演出,需要4到5人配合,而刘泽延只需要一个人,自己演唱,一只手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另一只手控制两根耍杆,做出不同的动作,通过灯光投影传递给观众。随着收录机的问世,刘泽延也曾一度使用收录机取代真人演唱,但最终他还是放弃了,因为他觉得使用收录机还是差那么一点味道。
后来,随着皮影戏逐渐没落,刘泽延将演出道具锁进了箱子。偶尔,他会把道具搬出来,在家里“自娱自乐”。但他始终想让这门手艺传承下去,甚至还想过如何用新形式、新内容让非遗艺术、传统艺术重新回到观众的视线。为此,他尝试在皮影戏的传统表演基础上,融入川剧变脸。“但难度太大了,只能慢慢摸索。”刘泽延说,他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的。
2007年,刘泽延的皮影戏被公布为盐亭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0年,刘泽延的皮影戏被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几年下来传承依然是最大的难题。“大多数学徒都认为皮影戏的唱腔太难了,加之市场不景气,挣不到钱,越来越少的人对这门艺术感兴趣。”刘泽延说,作为皮影戏的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觉得传承是自己应尽的职责与义务。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任格何刚)“开始执行,出发!”近日,随着盐亭县人民法院院长印智强一声令下,该院20多名干警分赴城区、乡村,对“老赖”进行集中搜查、查封、扣划被执行人财产、拘留违法被执行人等,该院“执行大会战...
盐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盐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