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的农田上已修建一排房屋
□ 本报记者 苏东华 实习生 李锦辉 文/图
“我家承包的6亩多土地,有3亩多农田被10户村民建房了。”盐亭县来龙乡大石村八组村民陈万林给本报来信反映,自家土地6年前被占用,而当时村上只给了少量的土地补偿费,目前全靠种庄稼养活5口人,家里还有3人常年多病,使得全家人生活陷入困境。近日,来龙乡政府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乡上已经将陈家列入***计划,帮助他们一家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的生活。
来信反映
农田被占增收困难
“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庄稼人,没有土地了,生活就过得越来越紧张了。”57岁的来龙乡大石村八组村民陈万林在信中说,他家承包了6亩多的土地,6年前有3亩多被占用,用于其他小组的新居建设。当时除了村上给了15800元的土地补偿费以外,没有任何补偿费用,如今一家人生活困难。
“我家有5口人,母亲早年患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每月都要为母亲买药。”陈万林说,他17岁儿子在家中待业,女儿在读初中,自己也患有严重的肾结石,妻子有腰间盘突出、尾椎囊肿等疾病。“一家人的生活全靠种粮食,闲时在附近打打零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他说。
记者调查
过去的农田已成居民点
当日中午,记者在大石村八组看到,这里位于村委会附近,一排整齐的房子就是被占用的农田,房屋前还修建了一条宽3米的水泥路,方便村民出行。“这里就是我家承包的土地,过去是耕地,现在成了居民点。”陈万林说,10多年前,他家承包了这片耕地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耕地变成了农田,可以多收一些稻谷和小麦。
记者注意到,这排居民点均为两层永久性农房,除了陈家外,还有10家农户,均来自当地6组、9组、10组的村民。“6年前,我们的房子损坏严重,就到这里修房子了。”一位村民说,他们还给了陈家一定的土地补偿款。
“当时在修房子时,村上征求了我的意见,说日后将会安置我一家人的。”陈万林说,“我一直支持新农村建设,由于承包土地政策30年不变,至今被占用的土地也没重新划分。”
***
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6年前,根据当时的政策,这里成为了安置居民点。”大石村党支部书记谢中金介绍说,为了解决失地农民陈万林家的土地问题,村上按每年500元/亩的土地补偿价格,按20年有效期计算,一次性给陈万林家补偿土地款15800元。
针对陈万林家的困难问题,来龙乡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大石村共有381户村民,包括陈家在内的64户困难群众已列入***的名单,进一步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让全村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目前,全村贫困户每人已领到300元的生活补助。下一步,乡上对照上级出台的扶贫政策措施,加强与相关部门对接,逐条落实帮扶计划,并发挥***户的主体作用,帮助贫困群众树立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意识,尽快实现脱贫致富。
新闻推荐
本报讯(何欣谭毅)近日,笔者从盐亭县水务局了解到,该县第五批中央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总投资4561万元,项目于10月在黄溪乡、玉龙镇和黄甸镇23个村全部开工,年底前就将完成所有建设任务。项目开...
盐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盐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