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云霞
铺满碎石的公路尽头,一幢宽敞明亮的小洋楼掩映在绿树丛中,鸡鸭成群,肥猪满圈,屋后青草坡上,一头小牛围着母牛撒欢,几只山羊“咩咩”地边叫边吃,一位纯朴的老人笑眯眯地看着它们……
老人名叫袁思国,今年60岁,家住云溪镇大埝村6社,是方圆十里响当当的“大人物”,凡熟悉他的人没有一个不竖大拇指。袁思国自小家境贫困,父母在他一岁时离婚,跟随母亲一道生活,5岁患脑炎引发后遗症,导致右腿重度弯曲,成了终身残疾。
身体的残疾并没有摧垮他的精神,袁思国的能干在当地是出了名的。“人就要活出点名堂,我虽然身带残疾,但能干点什么就干点什么,绝不能成为拖累。”袁思国笑呵呵地说。子女常年在外务工,妻子王治容在县城陪伴外孙读书,家里就剩下他一人。眼睛一睁,忙到熄灯,袁思国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宰猪草、打扫卫生、准备早饭、田间劳作……一个人一瘸一拐地种六亩地,喂养1头母牛,1头母猪,几只山羊,鸡鸭80余只,年收入2万多元。袁思国还在房前屋后栽满梨、桃、石榴等果树,把家园装扮成一座漂亮的花园。家里的房子前前后后改建了几次,从茅草房到土墙房,再到现在的一楼一底的小洋房,就连村里发展沼气,他家也是第一批安装。说起这些,袁思国脸上就荡漾起一股自豪之情。
袁思国的热心肠在当地也是出了名的,谁家有“红”“白”喜事总是第一个想到请他去帮忙,哪怕是深更半夜,他总是一叫就到。逢场赶集要是遇到谁忘了带钱、钱不够就主动请人家吃饭、搭车。同社的袁思雨今年一次买了他家六头小猪仔,共计2700余元,一时没有那么多钱,袁思国主动说等猪养肥卖了再给钱。
袁思国不仅自己乐于助人,还经常劝导乡亲要和睦相处,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大家都非常佩服他,推举他当社长,一当就当了十四年,还是全村的先进社呢!
新闻推荐
本报讯(郑云霞)林山乡把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林山乡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多,土地撂荒严重的实际,通过有序流转土地,做大林山蜜柚...
盐亭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盐亭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