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太平 记者 张晓明)“太感谢了!太感谢了!”日前,盐亭县黄甸镇素珠村村民向开文手捧工伤赔偿金和去年的工资,激动地连声赞扬法律援助工程和法律工作者。
向开文去年3月去安徽省合肥市一建筑工地务工,7月10日不幸在工地发生工伤事故,先后在合肥、郑州等地住院治疗,共花去医疗费4万余元,而且一万多元工资也未拿到,向开文只好借钱维生,并回盐亭老家寻求法律援助。该县法律援助中心立即启动了“绿色通道”,多方与远在安徽、合肥的工程负责人联系,不厌其烦的政策、法律攻势与情感攻势,对方当事人最终意识到自己的法律责任,并同意回盐亭处理。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工程负责人程某将向开文的全部工资14144元以现金的方式进行支付,并一次性向向开文支付工伤赔偿金63775.51元人民币,双方握手言和,社会矛盾得到了合理化解,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赞扬。这是该县撑好弱势群众保护伞的结果。
盐亭县把依法治县作为该县推动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把法律援助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全县共建法律援助工作站47个,实现了“一小时法律援助圈”。采取有力措施,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实行“应援尽援,应援优援”,把法律援助、信访维稳、化解矛盾、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有机结合起来,强化民生保障,依托县乡村便民服务系统,普遍建立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完善“访援调三结合”、“点援制”、“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等机制,引导法律服务从业人员围绕人民群众就医、就学、劳动权益保护、社会保障等问题,对老弱病残等出行不便的群众,实行预约上门服务,满足困难群众的法律需求。今年以来,新建法律援助受理大厅1个,乡镇街道规范化法律援助工作站2个,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757件,提供法律咨询3570人次,涉及案件标的额高达2.99亿元,免收法律服务费1500余万元,切实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撑好了弱势群众法律保护伞。受援群众纷纷赞扬说:“有理无钱不用怕,法律援助帮说话。”
新闻推荐
本报讯8月24-26日,为期3天的盐亭县2015年中小学校长(园长)暑期集中培训在盐亭县教师进修校第二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并圆满结束。近年来,为了加强教体系统队伍建设,增强管理效能,提升办学品味,...
盐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盐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