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波/图 记者 张晓明/文)日前,记者赴盐亭城乡采访,但见一个个科技型企业落地生根,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处处生态种养场和有机农业基地星罗棋布在“希望的田野”上,一个个旅游景点人流如织、笑声飞扬,一家家生态农家乐生意兴隆、美食飘香。这是该县“三业并举”促经济跨越发展的结果。
盐亭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切实抓好工业、农业和旅游业,促进该县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推进生态经济强县建设。
坚持“工业为先、工业为重、工业为大”的发展理念,盐亭县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推动工业实现重大突破。加快经开区建设,按照资源集约、要素集聚、产业集群的发展要求,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高、税收回报率高的工业项目,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壮大骨干企业。通过三年多的艰辛努力,不仅建成了基础设施完善、建成区面积达14.36平方公里的省级经开区,还建起了现代化的工业体系,构筑起了机电制造、新型建材、医药三大主导产业架构,引进和培育了聚源国际、众一产业园、美迪康、迪澳制药等一批科技型、环保型工业企业,实现了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
以土地流转为抓手,以富民增收为目标,以产业支撑为关键,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连片整体推进为方向,盐亭县充分发挥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县和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的优势,吃“生态饭”,发“绿色财”,全面推动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大力建设特色农业基地,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盐亭的农业走出了传统农业的束缚,向农业产业化迈进了一大步,全县建成了核桃、葡萄、猕猴桃、花椒、莲藕等特色产业基地6.7万亩,尤其是建起了西部花都、西部水产这样大规模、高档次的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国家级绿色食品等奖牌先后挂在这片生机勃勃的绿色土地上,林农镇玉成村果蔬基地得到国家农业部的高度关注,两岔河乡青霞村的有机农业成为现代农业的最佳示范。近三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3474元。
抓住得天独厚的人文和生态优势,切实做好旅游富县裕民的文章。盐亭县山青水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该县大力发展近郊休闲旅游、生态旅游、人文旅游。按照5A级景区标准,开发嫘祖文化旅游项目,建起了嫘祖湖大坝、游客接待中心、祭祀陵道,祭祀广场等基础设施,搭建起嫘祖陵景区的基本框架,圆了几代人的“嫘祖梦”。近郊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满眼翠绿,四季花香,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休闲观光。西部花都赏花节、西部水产和莲花湖钓鱼比赛、自行车环游、八角荷花节、巨龙梨花节和紫薇花节、林农菜花节等活动丰富多彩,聚集了人气、商气。树为媒,花为媒,水为媒,一些过去居住在北京、成都等地的盐亭人也回乡买房养老,过上了乐于山水之间的幸福生活。
三业并进,促进了盐亭经济大发展。去年该县财政收入达到12.7亿元,是2011年的3倍。年逾“古稀”的全国劳动模范张体怀喜形于色地告诉记者:“我们做梦都没有想到盐亭变化这么大、这么好,作为一个盐亭人,我感到无比高兴与自豪。”
葡萄基地丰收在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袁媛)昨(17)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学民带领市供销社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前往盐亭县、涪城区等地,对全市供销工作进行调研。张学民一行前往电商平台“食哈哈”的线下体验馆,详细了解...
盐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盐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