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友纯向家禽养殖户宣传安全防范知识□敬宗杰 景立权
38岁的董友纯是位退伍军人,现为盐亭县玉龙镇龙泉乡龙泉社区党支部书记、龙泉社区警务室公安协勤。自从担任公安协勤以来,董友纯主动作为,用心谋事,当好民警的助手、群众的参谋,积极协助当地公安机关服务龙泉社区百姓,受到广泛赞誉。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
家住龙泉乡的董友纯在龙泉社区警务室从事协勤工作已有近5个年头。龙泉乡地处射洪和盐亭县交界处,场镇商铺和农村鸡鸭被盗等侵财性案件时有发生,社会治安形势较为复杂。辖区发生案件,他总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协助民警调查取证,掌握第一手资料;家乡的父老乡亲遭遇危难时,他总是第一时间参与救援。他走村入户了解社情民意,为公安机关和党委政府作出决策提供了依据。
2013年7月22日,特大洪灾造成玉龙镇到龙泉乡的道路中断,许多车辆和行人受困。董友纯第一时间带着社区处突应急小分队和当地志愿者群众,携带电锯、铁锹迅速赶到事发现场,清理道路上的泥石、树木……1个多小时后,14处路障被迅速清理,道路恢复畅通,数十名群众顺利脱险。
2012年农历正月初五早上8时许,正在家里休息的董友纯突然听到附近山上传来一声枪响。“山上一定有人使用火药枪……”出于职业敏感,他立即离开家向“枪声”方向跑去,同时向派出所汇报了情况。当他来到半山腰时又传来一声枪响,并发现路边停了一辆摩托车。10多分钟后,两名正端着自制火药枪的中年男子出现在他的视线中。董友纯拿出工作证件,表明身份,对方如惊弓之鸟拔腿开跑。董友纯凭借良好的体能紧随其后,追了近5公里,两名嫌疑人体力不支,在山下的一个田地里被董友纯和赶到的民警抓获。
今年春节期间,董友纯得知龙泉4村有村民持有火药枪,便骑上摩托车下村进行摸排。通过几天走访,他得到了准确信息:家住龙泉4村的张某经常持火药枪打鸟。董友纯立即将情况报告派出所,与民警一同到张某家中将火药枪收缴。
人防+技防实现“零发案”
2012年初,社区民警带着董友纯向龙泉乡政府汇报工作时,建议在场镇和农村成立巡防队,得到乡政府的支持,20套作训服、T恤衫、胶鞋很快购买了回来。派出所在场镇各单位、居民中选拔了20名身强体壮、品格良好、热爱治安工作的积极分子,成立应急联动、治安巡逻防控队伍。董友纯曾是一名军人,巡防队成立后,他主动请缨训练队员,并组织开展日常的巡逻工作。巡防队成为当地维护社会治安和应急处突的重要力量。
人防到位了,如果加上技防就如虎添翼。董友纯提出了在龙泉乡场镇建设“小天网”的想法,得到了派出所领导的肯定。在政府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董友纯和民警四处奔波,寻找资金支持。董友纯真心为民着想的态度最终感动了一位本乡在外发展的企业家。在对方的支持下,2014年6月,场镇“小天网”建成。今年春节后,董友纯听说龙泉乡有两个自然村,也准备自筹资金建“天网”,他主动前往,义务帮助村民进行规划、布点。
自从2012年治安巡防队建立以来,龙泉乡社会治安秩序发生了很大变化,场镇侵财性刑事案件“零发案”,各类治安案件明显下降,各种矛盾纠纷被控制在萌芽状态。
清除全乡200个马蜂窝
2012年9月,龙泉乡双龙村的三名男孩在田边玩耍时,遭遇马蜂攻击,其中一人不幸身亡,两人被蜇伤。数天后,一名干农活的村民遭到马蜂攻击后身亡……当地出现的大量马蜂窝严重威胁着村民的生命安全。
必须抓紧时间清除马蜂窝!董友纯从成都消防器材销售中心买回防蜂服,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组织场镇应急队开始摘除马蜂窝,在全乡12个村,采用摘、烧、毒的方式对马蜂窝进行地毯式清理。
经过20余天的努力,董友纯等人清除了全乡近200个马蜂窝。同时,邻乡折弓乡领导知道了龙泉乡有专业摘马蜂窝的队伍后,便请董友纯和摘蜂队前往折弓乡摘除马蜂窝。
龙泉乡党委书记孙立新对董友纯的评价是:“铜头,铁嘴,飞毛腿”。铜头:敢与邪恶作斗争,不怕恶势力,敢于碰硬,敢于较真。铁嘴:善做群众工作,能妥善处理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飞毛腿:抓坏人跑得快;深入群众跑得勤。
新闻推荐
俯身走基层 排忧暖民心——聚焦绵阳市县级领导干部“日记实”(下)
□本报记者王海艳“七曲山景区路段部分路面出现塌陷,是严重的安全隐患,必须马上消除”、“云凤乡、朝真乡等存在‘肥水\’养鱼现象,水生态环境让人堪忧”、“弥江河道两边有住户直接将生活...
盐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盐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