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山有情共筑梦
绵阳中学、北川中学绵中班苟文彬
2013年,按照市委市政府文件精神和市教体局的部署,绵阳中学承担了对口支援北川中学、领办北川中学绵中班的重任。受学校委派,我带领16名绵中教师赴北川中学,担任绵中班的管理和教学工作。
筹建之初,学生和家长的怀疑、观望和等待,让我们饱尝了招生的艰辛。“学生不来,我们就去。一定要把党委政府的好政策送到老百姓家里,把工作做到家长、学生心里。”刘亚春校长带领我跑遍了全县各大初中,进班里给学生宣讲,去家长会给家长宣讲,翻山越岭到学生家里做动员。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首届绵中班完成招生300名,开办6个班,迈出了合作办学的第一步。
然而,这300名新生,毕竟只有32人中考成绩达到A优线,怎样才能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找到自己最佳的成才空间?我们立足学生实际,提出了“温暖·细腻·本真”的教育理念,量身定做绵中班教育教学方案,开发了感恩、立志、成才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一步步将教育做到每个学生的心坎上。
推行“成长导师制”,我们让学生在所有老师中自选“成长导师”,在师生互动中给予学生耐心指导和细致关怀;推行“青年志愿者”全员计划,师生分批轮流做义工,从中受到心灵教育;开设“百家讲坛”公共课,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激发学生求知兴趣……这些系统而扎实的教育实践,加上团队的敬业、爱心和付出,我们赢得了学生的感动和尊重,塑造了学生感恩奋进、立志成才的优秀品质,激发出学生巨大的学习、成长动力。
短短一年时间,合作办学的成效已初步显现。期末全市统考,绵中班A优上线88人,重点率30%,增长近2倍。而更令人振奋的是,合作办学资源共享,教研互动,团队间相互促进,北川中学其他班级也都实现了良好发展,实现了“低入口、快提升”的阶段目标。全校齐心协力,奋发图强,北川中学在今年高考中,1人考取北大,近10人考取复旦、人大等名校,本科上线439人,上线率居全市前列。
大山深处的守望者
安县千佛镇小学薛灵芝
2000年,我毕业分配到千佛镇最偏远的东益村小任教。报到那天,我坐上剧烈颠簸的拖拉机,满怀壮士出征的决绝,奔向梦想的讲台。而迎接我的,却是低矮的土房,破旧的课桌,还有一群大小不一的学生。
面对驻守大山多年却无怨无悔的同事,我慢慢平静下来,用坚定的口吻告诉孩子:“我要你们。”那一晚,大山巍峨,月华皎洁,我开始撰写教师生涯的第一份教案:复式课堂教案。这一写就是八年!
2008年,突如其来的“5·12”大地震中,千佛镇惨遭重创!我们来不及惊愕与悲伤,在几乎凝固的窒息中,开始了废墟里与世隔绝的自救。震后第四天,我们开始撤离。我背上背着受伤的孩子,手里拉着两个最年幼的学生,三百多名师生,历经三十多个小时翻山越岭,转移到山外,开始了艰苦的帐篷教学。看着孩子们满脸的惊惧、痛苦与孤独,我痛心着,焦虑着,又一届学生即将升入初中,我怎样才能让他们尽快走出灾难的阴影?这时,丈夫做出了令人惊魂后怕却酣畅淋漓的壮举:他徒步翻山往返七十多个小时,从岌岌可危的家里刨出电脑,就因为里面有我和孩子们在雪地里嬉戏的照片!我几经辗转,将照片打印出来,送到分散在各个安置点的孩子手中,送去我的祝福:“忘记灾难,快乐生活,铭记恩情,奋发向上!”
由于地震后更加频繁的地质灾害,千佛镇临山的村子全部搬迁,东益村小也撤并到了千佛镇小学。在这里,我见证了更多滚烫的教育良心,他们留给我的,已远远不是教育人最初的激情,而是不懈追梦的坚韧、从容、恬淡。
14年,一道浅浅的时光印记,一阕悠长的岁月吟唱。这块多灾多难的土地,这方纯真善良的乡亲,早已成为我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我相信,即便再过14年、24年,即便已是满脸皱纹,满头银发,我和我的同事们,依然会以坚守者的姿态,用责任和挚爱,去守望大山深处教育花开。
用爱书写生命传奇
盐亭县文同小学赵虹霓
1992年7月,我有幸成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但是,人生旅途并不平坦。2005年5月,那天,我正组织学生排练节目,突然感到腹部剧烈疼痛,以致晕厥,县肿瘤医院不敢轻易下结论,劝我到川医作进一步检查。在川医,专家给出了确诊结论——宫颈癌!
手术后,一个艰难的选择摆在了我的面前:是病休,还是重返讲台?新学期开始,我又回到了校园。
然而,对于我来说,幸福快乐能长久一点也是奢望。2007年元旦刚过,我又被查出患上了乳腺癌!躺在病床上,我痛苦万分,甚至想到了死!那天,学校领导带领师生代表来到了我的病房,看到他们,我顿时看到了一丝光明,我仿佛又听到了孩子们快乐的歌声。我必须再次挺过去!
2007年5月,我戴上假发,又一次投入到了紧张的音乐教学之中。第二次手术,我的右侧腋窝被挖,手臂血液循环不通畅,右手臂经常肿胀、酸痛,写两个字,弹一会儿琴就不得不停下来活动一下。尽管这样,我仍然非常高兴,因为,我又和孩子们在一起了!
“5·12”大地震发生时,正准备上课的我一边大声呼喊,一边背起吓哭的小女生迅速撤离。在学校操场上,我和班主任一起安抚惊魂未定的学生,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直到家长来接走最后一名学生,此时,我已完全忘记自己还是一个需要别人照顾的病人。
是的,我不再是病人,我要用教书育人的业绩来回报关爱我的人,我要用坚韧乐观的精神来激励我深爱的孩子们。2011年5月,我编排的节目参加绵阳市教体局“感恩奋进”文艺调演,获得了一等奖;同时,我还积极备战全市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得了二等奖……2014年3月,我在被评为绵阳市“爱岗敬业”道德模范之后,又入围了“中国好人榜”,被评为“四川好人”。
无论我的生命历程还有多远,我都会和孩子们心手相牵,用心去弹奏最美的音符,用爱去谱写最美的乐章!
我和我的孩子们
江油市双河初中黄 艳
给孩子们一个遮风避雨的家,或许并不困难;而给孩子们一个心灵的家,却并不容易。这几年,我家就增添了几位特殊的“成员”。
小邱,家住江油双河口。刚进初中,父母的离异给这个孩子带来了太大的打击和伤害。年过七旬的爷爷奶奶管教不了,孩子的父亲也拿他没办法,干脆外出打工一走了之。怎么办?在争取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后,从初二到初三这两年,这个孩子就在我的家里住下了。
有了开始,以后的事就成了惯例。来自云集乡的小怡,也是单亲家庭孩子,父亲常年在山上养马,根本无法顾及小怡。于是,我“家”又多了一个女儿。
小静家住义新乡,也是一个不幸的女孩。年幼时父亲因车祸撒手人寰,多年来一直和母亲相依为命。初三时,母亲去外地打工,无人照顾小静,所以她也住进了我家。从此,每到周末,加上自己的儿子,我就是四个孩子的母亲。
最近两三年,我经历了两次开腹大手术。尤其去年,胆道创伤性梗阻,必须取60公分小肠进行胆肠吻合术,手术位置又在肝脏附近,弄不好会危及生命。就在手术的前一晚,我接到班上小倩父亲的求助电话,说他远在北京打工,小倩暑假独自在家不放心,让我帮忙照顾。怎么办?不管明天我能否下得了手术台,我都不能推脱不管,可当时家里除了我儿子,还有没人照看的小邱,我丈夫又要照顾病床上的我,无奈中,我只好求助我的父母。为了能让我安心上手术台,父母含着泪答应了!那个暑假,小倩、小静、小邱和我自己的儿子就由我的父母照顾。每当回顾那段时间,年迈的父母每天不仅要牵挂病房的我,还要帮我照顾学生,为人子女的我就充满了愧疚。但我相信,作为退休教师的爸爸妈妈一定会理解我心里的那份责任,也会为他们的女儿感到骄傲。
我爱每一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我心里的宝。无论将来会遇到多少困难,我都会一如既往地给留守孩子们一个温暖的家!
爱撒雪域高原
普明中学赵 琰
2012年9月,作为绵阳首批教育援藏干部队伍中唯一的女性,我背上行囊,踏上了前往阿坝州援藏支教的征程。从成都出发,历经15个小时的颠簸,我来到了阿坝州最偏远的一个县——壤塘。
2013年4月,阿坝州建州60周年,壤塘举办全县民歌大赛。校长给了我一首歌词——《幸福壤塘我唱响》,让我为这首词谱曲并组织演唱。
谱曲完成后,我立即开始组建壤塘中学“林海少年合唱团”。这时候,一个髋关节畸形、走路一瘸一拐的小女孩引起了我的关注。她怯生生地站在角落里,眼睛却不时望向我,我知道,她很想参加合唱团,可又担心别人笑话。在我多次鼓励下,她才紧张地迈出了步子,没想到,她的歌声竟如同天籁,纯净得没有一点杂质。就这样,我们的合唱团有了一位特别的领唱歌手——席德卓玛。
可就在民歌比赛开幕前夕,席德卓玛却找到我说自己唱不好,申请退出。我想了很多办法,都没能打开她的心结,为了唤起她的自信,我多方联系,辗转找到了岗木达乡能制作电脑音乐的华科老师帮忙录音。
听到自己动听歌声的席德卓玛羞涩地笑了。正式表演那天,席德卓玛和同学们的歌声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我的心也随着歌声飞扬,被一股幸福的暖流填得满满的。
在那以后,“林海少年合唱团”又相继创作演唱多首新歌,其中《草原上的眼睛》、《阳光林海等你来》还被县电视台《每周一歌》栏目制作成MV播放,深受壤塘藏族同胞的喜爱。
在艰辛和快乐中,我的一年支教生活就要结束了,但孩子们那依依不舍的目光,却让我难舍难离。几经犹豫,我毅然向上级请示:再支教一年!去年9月,我又回到了壤塘。
如今,对于我,对于所有绵阳支教老师,壤塘都不再是一个陌生而遥远的地方,而是让我们魂牵梦萦的另一个故乡。因为,我们的爱播种在那里,我们的情挥洒在那里。
爱与责任同行
南山中学陈 麟
我有这样一位学生。高二文理分科后,他来到了我班上,与之俱来的,还有他时常逃课、打架的赫赫名声。我与他促膝谈心,他却生硬地顶撞我:“老师,别费心了,我没有任何可造之处。”我问及他的优点和特长,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唯一的优点就是身体好。”言语中透露着对前途的迷茫和无助。身体好可以干什么?我们又进行了有趣的探讨,当建筑工人?门卫?保镖?这些结论让我们都忍俊不禁。飞行员?当我提出这个建议时,那个孩子的眼睛立刻闪烁着一种光泽。那是对未来渴求的眼神,那是想从头再来的勇气。
单调的学习生活从此变得丰富多彩,我们携手并肩向理想冲刺,孩子的表现也越来越让人刮目相看。那个孩子真的考上了飞行员,实现了自己的蓝天梦。他叫敬小龙,是我05级的学生,现在是四川航空执飞塞班、澳大利亚等国际航线的飞行员。
像这样的故事,在南山还有许许多多。就在前两天,我又收到了这样一条教师节祝福短信。这个曾经自认为是差生的孩子在短信中说:“在优生如云的南山校园,我是排名靠后的学困生,但老师您依然对我说,教室里永远有最后一排座位,却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在学有所长的同学当中,我是连班级篮球队都挤不进去的人,但老师您依然对我说,你是我们班不可或缺的一员,少了你,我们的班级就不完整……或许,我不是南山值得骄傲的学生,但南山却是我最值得自豪的母校。因为在这里,我得到了人生最宝贵的尊重与信任、期待与呵护、包容与成长。”这个学生叫张凯文,是我08级学生,如今在一家海外公司任CEO。
冰心曾说:“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
“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这,就是南山教师的真实人生;这,就是所有教师的不变追求!
新闻推荐
本报讯截至9月18日,盐亭县教体系统2014年公租房项目已经全部开工建设。根据盐亭民生工程目标任务,2014年盐亭教体系统公租房建设项目涉及盐亭县特教学校、高灯小学等七所学校,共计建设160套...
盐亭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盐亭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