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绵阳 今日安州 今日江油 今日梓潼 今日三台 今日盐亭 今日平武 今日北川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今日三台 > 正文

做强集体“家底子”鼓起村民“钱袋子” 绵阳市多措并举盘活镇村闲置资产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绵阳日报 2022-02-22 07:31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在原三台县凯河镇政府办公场所内,四川东涛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线一派繁忙景象。车间里,工人们戴着口罩,身穿工作服,有条不紊地进行一道道工序。“家门口挣钱,厂里按计件算工资,多劳多得,我上个月就挣了四千多元。”该公司工人刘大姐笑呵呵地告诉记者,前几年她一直在外打工,一出门就是一两年不着家,现在家门口开起了工厂,自己每天骑车20分钟上下班,“赚钱照顾娃两不误。”

在东涛食品公司,像刘大姐这样的工人不在少数。近年来,绵阳市在全面推进镇村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中,越来越多的镇村闲置资产通过盘活利用成了抢手的“香饽饽”,乡村经济和治理版图不断刷新,曾经人们口中的“废品”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实习记者曾晨

科学谋划务实推进

盘活集体“家底子”,鼓起村民“钱袋子”

四川东涛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云秀介绍,目前他们厂里有员工230余名,多为三台县西平镇周边的农家妇女。她们农忙时回家务农,闲暇时进厂工作,时间灵活,收入有保障。东涛食品公司位于成德南高速西平互通口子处,交通区位优势突出,有利于将产品销往成都、重庆、云南等地。作为目前一家年产值6000余万元的企业,谁能想到这里在一年多前,还只是一处不起眼的闲置资产。

2017年11月,西平、凯河行政区划调整后,凯河镇政府办公场所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办公楼空着不说,我们还得雇人守,既浪费资源又难以管理,这几栋楼成了‘老大难’问题。”西平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镇村进行了合并,部分公有资产处于闲置状态。如何将闲置资产盘活,让“闲房变厂房、农民变工人、无业变就业”?市财政局主动作为,在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全市盘活利用镇村公有资产盘活利用总体方案,明确盘活利用路径,指导县(市、区)制定当地具体的盘活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分层分类盘活闲置资产。

西平镇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区位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等优势,调整资产盘活思路,于2020年10月引进了10万吨速冻食品生产项目。闲置的凯河镇政府办公场所“摇身一变”,成为四川东涛食品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机关食堂直接用作员工食堂,原来的政府办公楼改造为公司的会议室及员工宿舍,为企业大大节约了建设成本。”朱云秀告诉记者。

顺势而为政企合力

“盘”出绵阳特色,闲置地变“聚宝盆”

在盘活过程中,为更好地科学配置资源,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市财政局坚持把实现资产效益最大化作为盘活镇村公有资产的重要目标,会同县级财政及相关部门多次深入镇村调研,结合当地实际,指导镇村发展具有地域特色、促进就业创业、壮大县域经济的村镇工厂,推动实现了“变闲置为利用、变资源为资产、变资产为资本、变资本为资金”,鼓励更多企业入驻,政企共同发力。

如今在绵阳,类似东涛食品有限公司的案例正遍地开花。

安州区桑枣镇借助蝴蝶谷旅游业发展优势,成立了经济合作社。通过资产入股方式,盘活原齐心村闲置资产,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丰收;游仙区信义镇通过出租原刘家镇政府闲置的办公大楼方式,成功引进服装企业,既实现资产有效盘活,又帮助了群众家门口就业,多方共赢;江油新安镇将闲置的原义新镇畜牧站办公用房改建成农民工创业产业孵化园,成功引进6家“农字号”企业入驻……在激活闲置资产的进程中,绵阳以“发展”为导向,一家家村镇企业闯出了“新路子”,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

利民惠民释放改革红利

“盘活”提供便民新路径,群众获得真实惠

“沉睡”的闲置资产,在两项改革的号角声中逐渐被唤醒。绵阳市县两级财政部门在谋深做实“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四大要务中,创新改办惠民设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群众需求,实现公有资产利用效率最大化,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推动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刘爷爷,祝您生日快乐,身体健康……”前几日,原安州区沸水镇沸水小学闲置多年的教室里传来了阵阵欢笑声,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日宴会在此举行。刘爷爷作为92岁高龄的寿星,与其他老人、志愿者、护理人员们欢聚一堂,分享蛋糕、品尝佳肴、许下心愿,每个人都笑逐颜开。“这是我在安州区金色年华医养结合中心度过的第一个生日,很特别也很温暖。”刘爷爷连声说道。

小学教室竟变成了老年人的养老乐园。原沸水小学这栋被闲置的教学楼,在琅琅读书声消失十余年后,终于有了新的“使命”。

安州区雎水镇卫生院院长肖勇向记者坦言,前期在卫生院改革困境之时,他“盯”上了与卫生院仅一墙之隔的沸水小学旧址。“有教室、有操场,基础设施完备,这样的资源不应该被浪费。”在市财政局的指导和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下,区财政、卫健部门通力协作,卫生院通过改造,将闲置小学校区利用起来,挂牌成立了医养结合中心。

原先的小学教室改建为适应老年人生活的标准套间,原操场和会议室等区域,设为用餐室、护理部、康复活动室和娱乐活动场所,为推动村镇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解决农村养老难题奠定了坚实物质的基础。

布局调优释放发展动力

“盘活”中注入文化内涵,群众感到真满足

近年来,绵阳通过镇村闲置资产盘活,打通了乡村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逐步建立与服务人口更相匹配、更精准的公共服务体系,并依托现有文化资源,搭建载体、挖掘亮点、塑造品牌,着力推动乡村群众文化高质量发展。

李白故里文创产业园是当下年轻人最爱打卡的“网红地”。书画、刺绣、雕刻等非物质文化在这里被赋予了“时尚”的内核。“产业园因为是由闲置的政府大楼改造,所以租金很低。这吸引了不少江油非物质文化领域具有代表性的艺人、匠人、文化工作室和公司入驻,有力彰显和传播了传统文化。”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说。

走访中记者看到,一间间旧教室、旧会议室、废弃办公室在闲置资产盘活利用后,成为了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舞蹈排练室、乡风民俗学习馆等文化乐园,变身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记者手记·——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村镇的闲置房屋难以管理,多年来,成为阻碍乡村现代化治理与发展的因素之一。随着这些“沉睡”资产的不断“唤醒”,乡村的“颜值”和“价值”都在飙升。

在镇村闲置资产盘活利用中,市财政局牵头,提高政治站位,以规划为引领,不断创新思路。全市各级财政也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到盘活村镇闲置资产的重要性,出台了一系列工作方案,成为盘活闲置资产中的“有形之手”。

在“这只手”的指导下,绵阳市许多闲置房屋“蝶变”为休闲农庄、旅游景点、文化产业园区等。曾经不被人重视的“冷资产”,正在成为“热财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由此得到提升,闲置的资源重获新生,在乡村振兴的蓝图上留下了多彩的一笔。

新闻推荐

以精准问责促担当作为

马玮炜乡村振兴、如火如荼,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这离不开全体党员干部的辛勤汗水和不懈努力。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部分地区的...

三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做强集体“家底子”鼓起村民“钱袋子” 绵阳市多措并举盘活镇村闲置资产助力乡村振兴)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