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绵阳 今日安州 今日江油 今日梓潼 今日三台 今日盐亭 今日平武 今日北川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今日三台 > 正文

三台聚力描绘乡村振兴锦绣图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22-01-25 06:45   https://www.yybnet.net/

麦冬套种蔬菜。

小麦机收。

高棚村狂欢小镇。

□陈青松 刘玉明

现代农业产业蓬勃发展,农村环境优美宜居,百姓生活幸福安康……隆冬时节,行走在三台县广袤的土地上,一幅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图景令人欣喜。

近年来,三台县依靠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狠抓“3+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和宜居乡村、文明乡村建设,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出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

关键词 量质并举

融合发展增动能

在芦溪镇五柏村,修剪后的藤椒绵延在山间沟谷;蔬菜大棚里,孕育无限;农家乐里,游客享受着乡村游的悠闲……

五柏村距离绵阳仅 10余公里,依托区位优势,该村引导农户流转土地2397.25亩,引进社会资本9亿元,发展果蔬产业和乡村旅游,既带动本村经济发展,又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到 2021年底,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000余元。

近年来,三台县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麦冬、生猪、粮油等主导产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

坚持立足绿色生态、品质优先发展战略,三台“麦冬——生猪现代农业产业园”着力提升麦冬品质,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麦冬)质量安全示范区,夯实麦冬产业健康发展基础,提升品牌效益。

放眼广袤沃野田畴,现代农业景象处处呈现。位于园区的绿溪优食谷车间,整洁的环境、自动化生产流水线让人感受到园区蓬勃发展的强劲动力。公司总投资20亿元,已建成肉制品、蛋制品、凤爪制品等三条现代化休闲食品生产线,年加工能力达10万吨以上。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依托“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坚持走基于农业优势的工业强县之路,三台县培育代代为本、梅林食品、绿溪优食谷等农业加工企业43个(含产地初加工),园区内金丰农机专业合作社一个,实现机播机收;建成麦冬万吨气调库1个、生猪屠宰场1个。

跨界整合,融合发展。三台县充分发挥生态优势,进一步完善以特色文化旅游、现代智慧物流和全域电子商务“1+2”产业为重点,以现代金融、房地产、科技服务、健康养老等产业为辅助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培育多元化的新型消费业态;成功打造枫叶牧场、明兴农业主题农业公园等新业态;潼川古城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成功举办郪汉、鲁班湖文化旅游节等特色品牌节会活动,累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1.9亿元。

关键词 乡风文明

美丽新村靓点多

绿水青山间,水泥路通村入户,农家院落漂亮洋气,靓丽整洁是三台乡村最醒目的“标签”。

行走在古井镇大林湾村,目光所及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宜居家园。围绕美丽新村建设,古井镇积极探索人居环境整治推进机制,同时以乡风文明“三评”教育引导,在辖区大力开展“最美庭院”“孝老爱亲”“邻里和谐”家庭评选,常态化选塑道德典型,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正能量,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上台阶,教育引导群众齐心协力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这一民生事项里来。

在该镇凯江村,村民通过自筹和政府补贴的方式筹集资金12万余元,修建村垃圾集中转运点1处,配套建设6个垃圾堆放槽,并分别作了明显标识。同时,将村民卫生行为纳入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级垃圾治理“一张网”,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做到生活垃圾及时转运,日产日清。

近年来,三台县重点从村庄干净整洁有序、村容村貌大幅提升、村民卫生习惯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等方面入手,建立起村容村貌管护机制,促使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解决了农村“脏乱差”问题,还乡村靓丽容颜。

华灯初上,金石镇泉源村一派热闹祥和景象。休闲广场上,随着音乐节拍,男女老少跳起时尚的广场舞……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三台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规范村民的行为习惯,积极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同频共振,三台县探索出“一跟随 两流动 三到位”的“1+ 2+3”工作思路,高质量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挖掘农村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焕发出文明乡风的勃勃生机。

关键词 多元增收

农民钱袋鼓起来

随着春节渐近,位于三台县立新镇高棚村的乡村故事酒店里,忙碌又热闹。“酒店开业一年多,月平均收入20余万元。”酒店负责人钟勇一脸喜悦。

村级建制调整后,新高棚村由原高棚村、新景村、石梯村3村合并而成,当地着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在原高棚村旅游产业的道路上探索出“新村建设+产业+乡村旅游”新模式;将原石梯村剩余劳动力引进到原高棚村、新景村务工,解决了170余个村民的就近务工问题。

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高棚村的产业功能正在从简单的“吃农家饭、摘农家果”向“休闲、养生、体验、度假、娱乐”等多样化、综合化、产业融合化转变。

农民既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

近年来,三台以特色农村资源为依托,通过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强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刘营、石安、永明、新德等乡镇优势农产品基地逐步形成;通过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发展股份农业、订单农业、高技术农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不断壮大;通过重点招引和扶持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形成一个龙头企业、一个特色产业、一片基地开发、一批农民致富的产业化经营新格局。

截至目前,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5887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数量15家(国家级以上6家)、农民合作社数量1752个、家庭农场数量 2907 个;组建产业化联合6个,建成高芥酸油菜订单基地14万亩、双低油菜订单基地16万亩、优质大米订单基地21.8万亩,通过基地订单和加价回收方式,实现产加销 一体化经营,有效带动小农户参与大产业。

新闻推荐

赖珍祥:免费为游客提供开水19年

人物档案赖珍祥,69岁,家住三台县老马山村五组。从2003年开始,每年龙头节,赖珍祥都会为众多游客免费提供开水。这件事,他一做就...

三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台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10932个孩子的团圆2022-01-10 01:38
猜你喜欢:
整改进行时2022-01-14 07:11
评论:(三台聚力描绘乡村振兴锦绣图)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