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智华和女儿在选取包皮蛋的辅料
□本报记者田明霞文/图
包皮蛋在农村是再普通不过的传统加工副业了。然而,三台县中太镇的杜智华继承和创新父亲传下的包皮蛋技艺,带着全家三代人,把“黄金皮蛋”包成了市级非遗,成就了小作坊到“杜智华农业”的蝶变。
近日,“杜智华皮蛋工坊”入选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发展基地。
日前,记者走进三台县中太镇老街,一座新建筑“杜智华皮蛋工坊”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杜智华的农业厂房之一——名为“小镇集市”的皮蛋产品及品牌文化展厅。一束束艾草挂满“创始人长廊”平房梁柱,其内的精美展示厅里,摆放着杜智华家这几十年来获得的各种荣誉以及纪念品。杜智华说:“‘创始人长廊’建于1975年,是由我的父亲杜元庆监工修建的。”
杜智华1961年出生在中太镇七一村的五层寺山下。父亲杜元庆练就了包皮蛋的手艺,凭着这门手艺,在物资贫乏的年月里,让家人每顿饭都能吃上一口美味的皮蛋。受惠于这门包皮蛋的手艺,1983年,杜元庆被任命为中太镇乡镇企业禽蛋制品厂厂长,杜智华也进入厂里担任技术员,她试验了很多方法来改进制作工艺。1985年,杜智华参加了省上举办的“出口皮蛋技术培训”,并考入绵阳农专学校,学习了无铅皮蛋制作工艺。经过反复试验,她终于掌握了金黄色皮蛋的制作工艺。
随着市场行情的涨落,渐渐的,皮蛋出口的外贸订单减少了,中太禽蛋制品厂倒闭了。失业的杜智华并没让自己闲下来,1985年,在家人的支持下,“杜智华皮蛋加工坊”在中太镇上开张了。看见自己辛苦做出来的金黄色皮蛋销路很好,杜智华于2007年成立了公司。30多年来,杜智华所做的皮蛋参加多种比赛并获奖。2015年,杜氏皮蛋腌制技艺被列入绵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虽然谋生创业艰辛、困难很多,但杜智华总是笑对风雨,护佑着家人的生活。把“信义仁爱”作为家训的杜智华,逢年过节,总是带着家人,把自家生产的皮蛋送给附近的老弱贫病者品尝,还免费为中太镇上年满70岁以上的长者加工皮蛋。
为了传承家中的包皮蛋手艺,2018年,杜元庆的儿子杜一三与妻子曾梓舟双双辞职,一起负责“智华皮蛋”的销售工作。现在,智华公司一年要在绵阳、遂宁等地收购600万枚鸡蛋、鸭蛋和鹌鹑蛋来制作“智华皮蛋”。这600万枚鲜蛋,许多都来自有脱贫户参加的合作社。
2017年,时年22岁的杜智华女儿王芝浩从美国留学归来后,成为“智华皮蛋”的第三代传人。她用家里的配方开发了一款萌萌的鹌鹑皮蛋,附加值更高,同时开始“我的小镇如此多情”的家乡建设计划。
“从2010年起,我们借款筹资租林地20亩办原生态鸭场,生产鲜鸭蛋。”杜智华说,她的丈夫王廷强主要负责管理农场。在杜智华家的生态养殖场里,还种植有土豆、玉米,栽有杜仲等中药材。王廷强说:“这样规划是为了让养鸭子和做皮蛋配套,也能通过用工等方式帮助本地村民增收。”目前杜智华的皮蛋工坊常年用工15人左右,季节性用工50人左右。
目前,“智华皮蛋”已获得生产皮蛋的出口备案证明,成为四川省唯一出口日本的“非遗”皮蛋。同时,正在申办蛋鸭养殖的出口备案证明,为的就是让这枚“傲娇”的皮蛋能走向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新闻推荐
□魏浩(三台)清晨,汽车在起伏的川中丘陵间左摇右晃,努力地向着三台县东北方的塔山镇清溪村前行。秋雨时断时续,好在多为夜雨朝...
三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