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绵阳 今日安州 今日江油 今日梓潼 今日三台 今日盐亭 今日平武 今日北川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今日三台 > 正文

一颗米上下功夫 写出脱贫好文章

来源:绵阳日报 2019-11-19 06:48   https://www.yybnet.net/

看着白花花的大米,贫困户心里乐开了花

□刘玉明

伴随着隆隆机声,昔日冷清的小山村热闹起来。11月15日,记者在三台县三元镇康乐村集体大米加工厂看到,村民们忙着打米、包装、装车。“近两亩田卖谷子收入2000多块钱,在加工厂务工,收入少说也有1000多块。”正在加工厂忙碌的吴勇山老人告诉记者。

年近六旬的吴勇山是康乐村7组人,因缺乏技术和劳力,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他加入村原香大米种植专合社种植优质稻谷,并在合作社的加工厂务工,一举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在该村,像吴勇山这样的依托“大米产业”脱贫的村民就有200余人。

康乐村是典型的偏远山区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缺乏支柱产业,农户收入全靠外出务工,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9户208人。“我们这里水源好,适宜种植水稻,但由于市场低迷,大米卖不出好价钱。”村支部书记张治标说,以前大米只能以每斤1.2元的均价卖给中间商,村民收入低,种田积极性也不高。

思路决定出路。2017年,在当地政府和帮扶干部的支扶下,该村成立了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优质水稻种植。合作社为村民统一发放种子、肥料和农药。稻谷成熟后,再由合作社统一收购、加工、包装和销售。

2018年,该村合作社购回了先进的大米加工机器,建立了大米加工厂。村民们的稻谷被加工厂高于市场价收购,运用先进的加工机器将稻谷加工成大米,并注册了“魏河禹香牌”大米商标对外销售。同时,大米加工厂优先聘用村里的贫困户。“除了卖米的收入,还有年底分红和打工收入,贫困户能有3份收入。”该村第一书记王艳说,随着加工厂的建立,一袋袋大米已成了康乐村百姓脱贫的法宝。

在康乐村的带动下,周边村镇发展优质水稻2000余亩,为大米加工厂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为了把村里的优质大米销售出去,王艳还积极为合作社的“魏河禹香牌”大米代言,仅她销售的大米一年就达10余万斤。“除了我们村的大米,周边村镇的大米也通过我们合作社销售了出去,仅此一项就为当地群众户均增收近1000元。”王艳说,别看米粒小,做好了也是富民的大产业。

新闻推荐

男子被查出酒驾很委屈—— 母亲80岁大寿,亲朋好友非要喊我喝一杯!

本报讯(张霁杨程记者邓勇)亲朋好友聚在一起,经常会有被劝酒的经历,而碍于情面,很多人都不好意思拒绝。这不,“一辈子”都不沾酒...

三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三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一颗米上下功夫 写出脱贫好文章)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