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绵阳 今日安州 今日江油 今日梓潼 今日三台 今日盐亭 今日平武 今日北川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今日三台 > 正文

土地入股“粮改饲” 贫困户的腰包鼓起来

来源:绵阳日报 2019-09-03 08:02   https://www.yybnet.net/

双合村农户正在加工青贮饲料(马越摄)

□杨红梅刘玉明

“土地入股搞‘粮改饲’,一亩地增收500元左右,硬是划得着。”8月27日,在三台县龙树镇双合村青贮饲料加工点,正在加工青玉米秸秆的张兴云乐呵呵地说。

双合村与盐亭、梓潼两县接壤,是龙树镇较为偏远的旱山村,多丘陵坡地,受地理条件限制,基础设施薄弱,村民主要以传统种植为主,经济效益普遍较低,是省定贫困村,全村有贫困户59户159人。近年来,该村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指导和帮扶下,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村社道路进村入户、水渠塘堰清波荡漾。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发展农业产业让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增收致富,成了摆在村两委班子面前的“头等大事”。

“通过考察和分析,我们最终立足村旱作农业发展实际,把‘粮改饲’作为突破口。”该村村主任宋光全告诉记者,双合村人均耕地面积2.5亩,但多是山坡地,村里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劳动力缺乏,发展玉米、大豆、蔬菜较为适宜。

“粮改饲”项目得到村民的普遍认可,

村上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村民们以土地入股,既是“股东”,又能在合作社务工挣钱,解决了秸秆禁烧、缺乏劳动力等诸多问题。年逾六旬的张兴云是该村一组村

民,因缺技术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粮改饲”项目实施后,他将家中6亩多山坡地入股合作社,成了“股东”,自己在合作社务工,一季度下来收入达到6000元,老人

觉得“很划算”。

“以前种一亩地的玉米也就收入1000多块钱,除去肥料和人工,剩不了几个钱。”张兴云说,玉米收割后,秸秆不好处理,玉米棒子需要搬回家剥粒晾晒,花去不少精力。如今土地入股合作社发展“粮改饲”,一亩地收入比以前多400到500元,自己在合作社务工每天有120元的收入,年底还能“分红”,“粮改饲”项目确实好。

据了解,该村将59户贫困户纳入村种植合作社,以山坡地入股发展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达700余亩。常年在合作社务工的贫困户达30人。合作社两个饲料加工点年加工青贮饲料5000余吨。

“除了我们村,合作社辐射带动周边村社种植青贮玉米,面积达1500多亩。”宋光全介绍,土地入股成片耕作,可以实现农作物统一管理和精细化种植,村民既是工人又是“股东”;而“粮改饲”,又把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为周边养殖户提供了优质的饲料。同时,村合作社成立后,增加了村民收入,也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增收,为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闻推荐

男童横穿马路被撞伤,监护人全责!

近日,三台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接指挥中心指令称:在三台城区环卫巷有一名小孩被车撞伤,需出警处理。接到报警后,事故民警立即赶到...

三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土地入股“粮改饲” 贫困户的腰包鼓起来)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