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刘玉明)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的深入推进,三台县借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东风,推动农业迈上新高地,增强农村发展新动能。在全省各地绿色崛起的新形势下,三台思路明晰:持续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中强力推进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三链同构”,构建以麦冬、藤椒、生猪三大特色产业和粮油、蔬菜两大基础产业为主导的“3+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县,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丘区农业大县、农产品主产区县,三台粮食总产一直稳居全省第三、油料总产位列全省第一,先后获得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等荣誉。
在突出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的原则下,三台从数百种农产品中选择麦冬、藤椒和生猪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三大主导产业,理由很简单——适合当地条件,产业链较长,产品附加值较高,带动增收效果较好。
作为“涪城麦冬”主产区,三台麦冬种植历史悠久,面积达6.8万亩,年产量1.85万吨,占全国麦冬总产量的70%以上,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80%。在将麦冬作为主导产业之一后,三台县整合资源,设立专项资金,汇聚科技、资金、加工、仓储、交易等要素,完善其产业链条。其中,仅今年1—4月,三台县就投入1000万元,带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约9000万元。目前,一批麦冬科研、精深加工、冷链仓储等产业链环节企业落户三台。
质量成就品牌,品牌就是竞争力。截至目前,该县已培育GAP基地6个,面积达8000亩,依托科技惠民项目建成良种繁育园300亩、标准化种植园4000亩、综合利用园1000亩。2017年12月21日,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麦冬)质量安全示范区”,为三台“涪城麦冬”走出国门打通了“绿色通道”,也为全县乡村振兴、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
作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四川省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四川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县,生猪产业占了三台畜牧产业的大头,体现出产量高、品种优、模式新等优势。为推动生猪产业发展,该县建立起政、研、学、企、农五方协同的产业保障机制。邀请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在当地建立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实验基地,推动川藏黑猪等新品种在三台县实践应用。
在生猪产业链发展方面,采取“龙头企业+代养场”的模式,目前三台已发展生猪代养场300多个,出栏生猪占全县总量的近30%。通过建立利益链和循环链,提高产业现代化程度,持续推动小规模养殖户提档升级,扎实推进养殖业发展,每年生猪出栏稳定在百万头以上。
据介绍,藤椒未列入主导产业之前,三台藤椒仅有几百亩。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发展,该县用科技创新闯出一条藤椒产业发展的新路子,从品种选择、种植技术、利益联结、存储运输、加工等环节都作了统一考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产业链。
为推动藤椒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台依托四川农业大学等6家科研院所,构建起从育种、种植、仓储、加工到营销的全产业链条,同时,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建立藤椒产业手机APP信息平台,综合使用微信技术交流群、现场培训等平台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建立绿色防控体系,分片区设置农资服务网点42个,推广专用测土配方肥、专用低毒无残留农药,实现藤椒种植、管护技术指导全覆盖,从而确保了藤椒制成品的品质,确保藤椒产品售价处于前列,从而将更多的附加值反馈给全产业链条,实现最大价值的同时,也为百姓找到一条增收致富的“好门路”。
为加快农业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三台在南部深丘腹地乡镇大力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试点,首批12个试点村组建集体经济、土地、劳务、旅游、置业等股份合作社40余个,耕(林)地入股农户达到4053户,16000多亩耕(林)地实现规模化、资本化、股份制经营。
随着主导产业的蓬勃发展,全县合作社、家庭农场数量快速发展,质量也不断提升,合作领域拓展到加工、流通、服务等多个领域。“互联网+”的大力推广,加速推进农产品供需双方、产销双方、农企双方的无缝对接,解决了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信息不对称和农产品“买难”“卖难”问题。
同时,三台立足资源优势,将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让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打造了一批生态观光园,麦冬特色小镇、藤椒产业基地“景区”、猪文化主题公园、猪文化展览馆等项目加快推进,环县城休闲产业带、沿涪江农文林旅深度融合示范带正逐步成型;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借助旅游业“承一接二连三”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种植农业向服务农业快速转变,实现助农增收,富民兴业。
新闻推荐
绵阳游仙农信联社信贷支持的高科技企业车间。魏清龙摄为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注入金融力量截至...
三台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三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