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谢艳
他,从投资人变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领路人,从城里人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村里人”,积极参与村里的建设和发展,成为了村民们的“主心骨”。他,就是三台县人大代表、三台县双乐乡奕川水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双乐乡王家堰村支部副书记李小川。
担当“领路人”“紧守”共同富裕的初心
2015年,李小川已在三台前锋镇建成了全省首家工厂化泥鳅育苗基地,周边村民前去打工、学技术,纷纷走上致富路。同年10月,双乐乡王家堰村支部书记王宗富主动联系到李小川,特意邀请他到王家堰村考察投资,当时的王家堰以传统农业为主,李小川被原生态的山山水水打动,他表示要尽自己所能带领这里的老百姓共同致富。
2016年1月,李小川在王家堰流转土地125亩,成立三台县奕川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泥鳅养殖。然而,由于基础设施和管理技术问题,一年下来,合作社不仅没有赢利,反而亏损几十万元。但他从未想过放弃,“亏自己也不能亏群众”,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取出家中存款,兑现了乡亲的保底分红和务工报酬,坚定了周围群众发展泥鳅产业的信心和跟着他干的决心。
万事开头难,最艰苦的第一年他撑下来了。
变身“村干部”“捂热”为民服务的决心
行事精明果决,引领示范效应强大。来到王家堰村的第二年,李小川成为王家堰村的支部副书记,更坚定了继续带动群众致富的决心。
从长远发展来看,他意识到:简单的土地流转仅能使群众得到少量的租金,并不能享受合作社不断成长带来的红利。李小川通过不断地探索学习,他想通过土地入股,让村民成为股东参与合作社分红,让群众从打工仔变成合伙人,既能增强村民的归属感和获得感,更能保证在他们产业发展中的长远收益,这才是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长久之计。
2017年,合作社建起了37口泥鳅养殖塘,发动118户村民入股,其中贫困户63户,合作社的收益按照“合作社、未脱贫农户、已脱农户、村集体”“6:2:1:1”的比例进行分配,合作社建立起“6211”利益链接模式,当年拿出77万元用于股民分红和劳务支出。2017年残疾人口每人分红500元,贫困户每人分红387元,村民在合作社劳务收入最高达18000元/年,最低也有3900余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4万元。
实实在在的收益看得见,村民腰包鼓了,乐开了花。
成为“村里人”“怀揣”振兴乡村的信心
今年2月11日,李小川以新乡贤的身份加入王家堰村,从一个“城里人”变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村里人”。
“成为村里人后,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李小川与村民议定,要搞多重建设。首先,以全省美丽渔村为目标,持续改善土壤和水质结构,深化提高“稻、鳅、鱼”生态养殖模式,争取今年拿到国家有机转换证书。其次,以“稻鳅香”品牌为龙头,与企业合作,建立泥鳅干、泥鳅片、泥鳅汤等半成品和成品生产线,打造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谈及未来,作为人大代表的李小川深知肩上责任重大。“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在他看来,履行好代表职责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密切联系群众,用心服务好群众,履行好代表职责。
新闻推荐
扫一扫,看看“最美老人”都有谁。本报讯(记者李丹)10月16日,2018年“四川最美老人”正式揭晓。85岁的芦山县人王光槐...
三台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三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