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胜寺
全国重点文物单位
尊胜寺大门上的牌匾
尊胜寺的斗拱
通往藏经阁的木楼梯
岁月更迭,时代变迁,位于三台县争胜镇的尊胜寺已经走过数百年历史,在广阔的丘区平坝上留下了令后人折叹的瑰宝。近日,记者继续踏上“绵州寻古”之路,来到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尊胜寺,采访了当地文物研究者,查阅相关史籍,窥知这座省内少见的被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范式。
□杨敦显本报记者郑金容文/图
一
丘区平坝上的古寺庙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张兴觉一直守着尊胜寺,对寺庙进行日常的看护和维修。在他的指引下,记者走进了尊胜寺。还未走进寺庙,抬头便看见正大门上写着“梓水名山”四个红漆大字。张兴觉说,早期牌匾上只有“水名山”三个字,后来经过文物工作者多方资料查证,确定牌匾上还有一个“梓”字,木匠出身的他用漆补好了这个字。
走进寺庙,三间古旧的木质房屋前后并列,房屋正上方分别有“关圣殿”(伽蓝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三个牌匾。记者看到,虽然寺庙的外表难掩一份旧意,但整体框架完整,置身其中,仍能够感受到寺庙的那份古色古香之味,尤其是庙里数十根直径1米多的圆形木柱十分醒目,增加了寺庙的纵深感与质感。同行的镇文化工作者何国友介绍说,这些柱子不是三台本地生长的树木,而是平武、北川深山里的大柏树,当年沿着涪江顺流而下运到三台后,用来修建寺庙。虽说寺庙的整体建筑为明清所建,但如果要探究寺庙的历史,何国友说,那还要追溯到几百年前的南宋。
史书记载,尊胜寺相传由佛教禅宗传人始建于南宋,最初被称作“尊圣寺”,因为佛教追求“至尊至圣”,后来才被叫做“尊胜寺”。之所以说是明朝建筑,是因为南宋修建的建筑早已经被毁,如今保存下来的是明清时的建筑物。其中,明朝永乐十二年重建大雄宝殿,清朝康熙二十八年,三台县著名乡贤江南河道总督王新命资助增修了藏经楼,自此形成了尊胜寺的主体框架。
二
明清建筑的布局和结构
翻阅《涪江遗韵:绵阳不可移动文物》一书可以看到,尊胜寺现存关圣殿(伽蓝殿)、大雄殿和藏经楼等古建筑,建筑面积为724平方米,占地2400多平方米。寺庙初建于南宋,主体重新修于明清两朝,既是四川省保存较好的明代早期建筑之一,也是宋元建筑到明清建筑过渡中的实例。
资料显示,尊胜寺的大雄宝殿为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建筑,檐下有28朵斗拱。这些被保存下来的斗拱目前在省内乃至全国都是少见的。一侧的藏经楼和关圣殿加上几间厢房,构成了典型的中国明清古建筑,不管是从建筑学还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都极具价值。
“尊胜寺在2013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寺庙比较完整地保留了明清的建筑布局和结构,年代久远而且独特,很有研究价值。”三台文物研究专家左启多次到尊胜寺进行研究。他告诉记者,整个寺庙的建筑保存得很完整,斗拱、房梁、窗花等都有研究价值,“就拿藏经阁来说,因为楼阁地处河滩平坝,地下水位较高,柱础的稳定和立柱的承重、防潮要求较高,故修建时,建筑内的柱础特别高大,又用砖和三合土作外皮,来增加承重、防潮和防蛀的作用,这种做法在省内古木建筑中都是很少见的。房屋四周的斗拱,其大小和图形更是目前省内保存最完整,数量最多的代表。”
左启说,除了独特的建筑范式外,藏经阁2楼还曾珍藏过佛教经典书籍《大藏经》,不过上个世纪50年代,大部分经书移交给了省图书馆收藏。现在《大藏经》、《尊胜寺藏经阁记》则珍藏于国家博物馆和四川省博物馆。
三
最大努力去保护传承
尊胜寺历经了几百年历史,日常风吹日晒加上虫蚁对木质结构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寺庙的安全问题。为此,近年来,三台文管所以及争胜镇相关文物工作者对寺庙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何国友说,每年文物工作人员都会对尊胜寺采取一些防火、防蚁、防潮措施,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对文物本体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尤其是在“5·12”地震后,大雄宝殿进行了全面的维修与加固。“在乡间能够有这样一个保存数百年的古建筑文物,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也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我们会努力去保护它。”
中国古寺庙多修建于山腰之上,而尊胜寺则修在平坝之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寺庙的热闹与繁盛。加上老百姓的信仰,尊胜寺一度成为附近的中心,每逢初一、十五或者传统庙会的时候,寺庙更是热闹非凡。随着后来的变化以及对文物的保护,来寺庙的人也少了很多。相比较过去的热闹,现在尊胜寺更多的是一份安静。寺内古树参天,尤其是藏经楼前的两株香樟树,枝繁叶盛,在几百年的时光里与寺庙朝夕相伴,见证着周遭的日月星辰。
如今,63岁的张兴觉住在寺庙里,平时打扫下庙里的卫生,负责庙里的日常安全,虽然大多时候寺庙很清静。但遇到庙会人多时,周围的老百姓会来庙里帮忙,做做斋饭,摆摆龙门阵。
新闻推荐
三台县建设镇涪建村是一个风景秀美、民风淳朴的小乡村。在这里,无论炎炎夏日或是寒冬腊月,人们总会见到一位面庞黝黑、神采奕奕的中年人,奔走穿梭于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栽培农作物。他就是涪建村驻...
三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