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太军在查看屋顶上的光伏发电板。
编者按
“小确幸”是什么?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的村民来说,“小确幸”就是实实在在拥有的对一件小事的美好感觉。
随着各地脱贫攻坚战役的稳步推进,村民们住上了新房子、看上了新电视,用上了新手机;村里有了活动室、运动场……这一个个“小确幸”交织成了幸福的新农村画卷。本报从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寻找村里的“小确幸”》,从细微处关注精准脱贫给村里带来的新变化。
光伏发电助脱贫 晒着太阳把钱赚
本报讯(刘玉明 赵恒平 特约通讯员 赵晓兰 文/图)“只要有太阳就能发电,除了自己家里用外,每度电卖出去,还有8毛多钱的收入。”近日,笔者在三台县东塔镇东塔村九组采访时,看见农民阮太军家的屋顶上排列着一块块光伏电板。这是前不久才安装好的家庭 “光伏小电站”。
20多年前,阮太军因工伤落下残疾,家庭因此贫困。今年,在三台县农能办、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他筹措资金,安装了家庭光伏发电板。一张张晒着太阳挣钱的光伏板,成了他脱贫致富的希望。
“有政策托底,投入资金也不大,有了这个‘小电站\’,脱贫是稳当的。”阮太军告诉笔者,他家的光伏发电5月25日并网发电。现在每月可以发电1140多度,每度电国家补贴0.42元,电力公司收购价为0.41元,每月收入900多元。同时自己用电不给钱,每月又可以节约100元左右。一增一减,光伏发电每月给他带来1000余元的收入。
“光伏小电站”给贫困户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脱贫机遇。目前,三台县有400多户农民自行购买光伏板,解决家庭用电需求,并与国家电网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周期短、安全可靠,而且无噪音、无污染。”在新德镇福田村一组,正在为村民李俊检查“光伏小电站”的技术员李强介绍,由于建设速度快,并网容易,有政策支持,使得光伏发电项目成为广大农民投资的新宠,给农村农民发展带来新“钱途”。
在塔山镇白龙村九组,村民任长明的农家乐里,光伏板搭建的阳光棚格外引人注目。任长明告诉笔者,白龙村没有实施农网改造,电压低,如果全村一起用电,连电视机、电饭煲都用不起。这对从事农家旅游的任长明来说,是一个棘手的难题。2016年,任长明投资建设了十千伏的光伏发电,解决了自家用电的同时,也缓解了村民的用电困难。“虽然前期投资大一点,但这是一次投资长期收入。”任长明说,光伏板搭建在阳光棚上,既不占地方,又阴凉。
“太阳能产品特别是光伏发电清洁环保、技术可靠、收益稳定,既符合精准脱贫战略,又符合国家清洁低碳能源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增收。”三台县农能办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三台县坚持把太阳能推广利用作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内容,积极宣传、示范引导,全县太阳能推广利用取得了一定成效。
截至目前,三台县累计推广太阳能热水器近16万台、普及率达40%,推广使用太阳能路灯1000多盏、太阳能杀虫灯600多套、太阳能发电400多台,太阳能热水工程60多处。随着光伏技术的日益成熟,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杀虫灯、光伏发电系统、家用太阳能应急系统、光伏水泵、太阳能室外照明等系列产品在三台县各个乡镇陆续“安了家”。
新闻推荐
蒋柏林正在采摘葡萄□本报记者李桥臻文/图眼下,正是葡萄大量上市的季节。在绿荫浓郁的葡萄园里摘一串黑亮晶莹的葡萄,咬下一颗,唇齿间满是酸甜的果汁。正是这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小果实,给果农带来了甜...
三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