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张宇
“涪城麦冬千金宝,本草遗株万国珍”。
作为“中国麦冬之乡”的三台,其“涪城麦冬”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县有14个镇乡主要种植麦冬,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在全国中医药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三台主动融入四川省提出的“把中药材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实现中药资源大省向产业大省转变”这一战略部署中,提出把麦冬大健康产业作为绵阳市现代中医药产业、康养产业的支撑点和突破口,建设“中国最大的麦冬种植基地、交易集散地、科研和精深加工聚集地”,力争到2025年实现产值500亿元,使麦冬真正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喊得响、叫得应”的大健康产品。
重大机遇:发展麦冬大健康产业推动供给端创新改革
据悉,在国务院下发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和《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中,将中药材大品种的打造纳入国家战略。两项《规划》都释放出如此信息:在供给侧改革和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发展健康服务业,推进中药材大品种打造,是推进供给端创新改革的现实需要。
四川,作为我国著名的“中医之乡、中药之库”,拥有川产道地中药材49种,居全国之首。为实现中药资源大省向产业大省转变,2015年四川省制定了《加快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意见》,随后出台了《四川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更是明确提出成德绵经济带重点发展麦冬、附子等中药材,做大做强大品种健康产业链,促进麦冬产业跨越式发展。
“四川是科技部批准组建的全国第一个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目前,四川着力打造川麦冬等中药材大品种培育项目,为建设麦冬国家中药材大品种提供了历史机遇。”在去年建设麦冬国家中药材大品种专家咨询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李大宁用“历史机遇”一词形容当前打造川麦冬品牌的重要性。
据统计,当前随着中医药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保健品产业以年均13%左右的速度增长,2015年交易额达到约1800亿美元。以麦冬为主要原料、以食疗和市场为导向发展麦冬产业,符合当前大健康产业发展方向,并能进一步完善麦冬全产业链条,形成产业新的增长支柱。
三台县是全国麦冬的主产区,距今有500多年的种植历史,种植面积近5万亩,年均产量1.2万吨,占全国的70%以上,出口量占全国的80%以上,从事麦冬种植和相关产业的人口达30余万。
为了推动供给端创新改革,去年10月,三台县的麦冬被列为绵阳市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和市长工程后,三台先后召开了县麦冬大健康产业领导小组全体会、产业发展调研分析会、产业发展规划研讨会、产业发展专家咨询会等各类会议6次,先后邀请到国家科技部战略研究院专家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等莅临该县指导麦冬大健康产业发展。
重要举措:推动麦冬在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道路上加速迈进
如何把麦冬发展成为富民产业?三台县一以贯之将其作为支柱产业来抓,并从政策、项目、资金、科技等多方面进行扶持、鼓励发展。通过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校建立院士工作站、组建专业合作社、制定规范化种植标准、引进龙头型科技型企业等方式,使麦冬走上了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轨道。
在提升麦冬品质的过程中,三台县始终做到:一是规范施肥和用药。大力宣传、推广“三肥配套”技术,引导药农科学用肥。同时,开展调节剂专项治理,逐村开展培训,引导麦农科学用药和使用生物有机肥等,以达到减少或不用调节剂的目的。二是规范加工。在每年3-4月集中开展麦冬加工环节治理,对用煤炭火直接烘烤麦冬的土灶一律取缔,支持建设蒸汽干燥加工线,目前产区已建立3个集中蒸汽干燥麦冬加工基地,年可加工2000余吨。同时,引进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麦冬核心种植区实施“改良土壤,提升品质”项目,目前正在就项目具体细节和实施办法进行洽谈。
此外,在三台县委的带动下,培育GAP基地6个,面积达8000亩,依托科技惠民项目建成良种繁育园300亩、标准化种植园4000亩、综合利用园1000亩。同时,制定完善麦冬种植、原产地加工技术规程,对产区农户进行了全覆盖的技术培训,培训药农20余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0余万册。
随着麦冬品质和产量的提升,市场行情见好,麦冬种植户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我家去年种了2亩麦冬,收入达到6万元。”三台县花园镇涪城村村民刘若强满面笑容地告诉记者,“加入合作社种植麦冬,利润高了,风险变小了,收入也增多了。”
为了高效增收,麦冬基地“一地生三金”。所谓“一地生三金”是指种植麦冬“获首金”、套种玉米“进二金”、高架蔬菜“增三金”。三台县花园镇于2013年开始探索麦冬套种模式,“套种玉米和蔬菜,老百姓每亩每年能增收1万多元。”花园镇涪城村党支部书记张万友告诉记者,“另外,麦冬喜荫,高架蔬菜可以避免麦冬直接受太阳照射,可保证麦冬更好生长。而且由于种植的是绿色蔬菜,所以有效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
在涪城村、营城村,类似这样的高架蔬菜有500余亩,亩均增收8000-10000元,麦冬地利用率得到大幅提高,有效地保障了农民持续增收。
重点目标:打造麦冬产业集群,建设500亿元级中国麦冬产业园与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园
种植面积近5万亩,有麦冬专业合作组织43个,种植农户近30万户……
这一系列数据,都是三台麦冬规模化种植的具象体现。近年来,三台县各级通过建立规范化种植标准、引进龙头科技型企业和加强与重点科研院校合作等,全力推动麦冬大健康产业发展,把麦冬做成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麦冬产业,三台按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理念和思路,规划建设麦冬产业园区,按照大健康产业的标准和原则,集聚和打造麦冬产业集群。
目前,三台正在全力加快国家农业科技园(三台)麦冬大健康产业园建设,计划2020年拟投资70亿元建成占地2平方公里的中国麦冬产业园和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园。组建完成麦冬产业技术研究院,建立麦冬院士(专家)工作站,建成麦冬检验检测中心,力争引进麦冬精深加工、交易及仓储物流企业3-4家,新引进的2个麦冬深加工企业完成前期投资,初步建成麦冬产业孵化园。
“通过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在未来的3至5年,我们整个产业要打造成300亿左右的产业集群,同时为我们产区种植农户人均增收在1万元以上。”三台县麦冬产业办主任曾明书介绍说。
如今,三台除了主动把麦冬大品种建设融入到四川省“把中药材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实现中药资源大省向产业大省转变”的战略部署中,各级还着手培育麦冬文化产业,发展旅游康养产业,打造麦冬特色小镇,带动麦冬服务新业态的形成,把麦冬产业真正做成帮助群众持续增收的富民产业、三台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的健康产业。
绵阳发展麦冬大品种的总体思路和实施路径,与国家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政策高度契合。因此,绵阳加快推动研究麦冬食品新原料,加强麦冬下游产品开发和综合利用就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规划,接下来绵阳要在“三高”上下功夫,即高技术含量、高知名度、高销售额。
高技术含量是指麦冬必须加强综合利用开发,实现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向精细化生产转变,提升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升加工、干燥技术,以明确的科学技术界定麦冬的药性和食性。高知名度是指绵阳要立足品牌建设,把“涪城麦冬”打造为国家标准、示范品牌,提升行业美誉度。高销售额是指要把握好大健康产业政策,积极与中医药大企业对接,以政府为引导,以市场为抓手,以发展大健康产业为范围,切实对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不断拓展和完善麦冬大品种的市场空间。
在《建设麦冬国家中药材大品种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记者了解到,四川绵阳麦冬产业产值已达141亿元,通过大品种项目的实施和十年目标落实,到2025年有望完成麦冬总产值500亿元,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精准扶贫,增加农民收入。
绵阳以麦冬产业为依托,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布局,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推动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描绘出了一幅产业高效的现代农业美好画卷。
新闻推荐
本报讯(罗丽王传涛特约记者黄志富)男子捡支改装射钉枪藏在家里,结果误伤自己不说,还被人举报进了监狱。记者7月28日从三台法院获悉,经三台县检察院公诉,张某某被法院以犯非法持有枪支罪,判处拘役六个月,...
三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