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000
盛夏时节,从三台县城出发,或一路南下,或驱车直行,渐次到达的地方,迎面而来的气息中都有一股清新悠长的椒香味。
6月,如火骄阳映照下的三台田园,一片片长势茂盛、满眼葱郁的藤椒铺就底色;一颗颗只有绿豆大小、嫩绿惹人的小果子寓意丰收;一个个汗如雨下、埋头摘果子的农民满心喜悦。
古人云,以“小”见“大”,从细微处着手,方能写出真意文章。
藤椒,这个外形并不起眼的“小果子”如今已撬动了三台的特色产业布局,2016年全县藤椒产量240万公斤,实现产值1500万元。决策者的目光多次聚焦在它身上,多方科技、政策、资金等优势资源迅速联动集聚,各经营主体踌躇满志、蘸墨铺纸,大有将这篇“大文章”一书而就的气度与风范。
这篇由“小果子”引发的“大文章”是如何谱写的呢?
□王开金刘玉明谢艳文/图
现场“小不点”承载“大希望”
6月20日,是三台县藤椒产业园第一天开园采摘的日子,村民们早早就来到了园子里。今年68岁的芦溪镇五柏村村民王树龙是个剪枝的“老手”,只见他一弯腰、一伸手、一转身之间,不一会儿,身后的垫子里就整整齐齐堆满了枝条。
与王树龙一起忙碌的,还有另外50余名工人,大家紧密配合,下枝、剪粒、称重,各个环节各司其职,忙得不亦乐乎。
盛夏天气,骄阳似火,豆大的汗珠从他们脸上、额上不停地滚下。漫山遍野的空气里,弥漫着鲜花椒悠长的清香,沁人心脾的还有淳朴的喜悦——丰收。
走近一看,随着“咔吱”应声而落的是鲜翠欲滴、色泽饱满、椒香悠长的如豆粒大小的“小不点”。
可就是这个“小不点”,嫩绿了广袤丘区地带曾经几乎颗粒无收的二台坡耕地和荒坡地,在干旱、瘠薄的自然环境里依然果实累累;也是这个“小不点”,让家中老母、妻子病重无法外出打工的贫困户张顺运,在家门口有了每月2000元以上的收入;更是这个“小不点”,坚定了三台县委、县政府“3+2”产业发展总体部署,成为这个农业大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大特色产业之一。
不能忽视的是,这个“小不点”是四川省重点发展的藤椒。目前三台38个镇乡、193个村已种植8万亩,今年有望突破10万亩。藤椒正成为梓州大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追索为什么要种?
土地为根,“小果子”算出大“经济账”
“种什么?怎样种?”这一问题让世世代代以土地为“命根子”的农民不懈地追求与探索。
三台,一个典型的丘区农业大县,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部分乡镇还有受旱之扰。显然,种植传统的经济作物再也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相比传统粮食作物,藤椒经济效益可观得多。藤椒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耐瘠薄、抗干旱,头年种植、3年投产、5年进入丰产期,稍加管护可使丰产期持续20余年。头3年还可套种矮秆经济作物。“进入丰产期的藤椒,按100株/亩来算,平均亩产500公斤,按照保底10元/公斤算,农户可实现亩收入5000元以上,再除去成本约1000元,净收入不低于4000元/亩,如果连片规范种植、科学精细管理,亩收入突破万元不成问题。”这是三台县林业局局长王开金算的一笔经济账。
事实是否真就如此呢?
放眼南路地区,双乐乡钟鹤楼村七组张崇军的“乐呵呵家庭农场”里,藤椒树长势茂盛,果实飘香;藤椒林下,上千只土鸡或徜徉漫步,或追逐嬉戏,或精心觅食。“今年100亩藤椒初步挂果,估算产量有1500公斤,保守估计价值在3万元以上;而藤椒林下土鸡存量有1500多只,6月份已陆续上市,全都销往外地,价格每公斤在24元左右,收入将达到6万元以上。”面对这样的收益,正如农场名字一样,张崇军每天都是乐呵呵的。
因为抗干旱、耐瘠薄,素有“旱山村”之名的八洞镇岔湾村今年4月也新栽种了500亩藤椒,全都位于二台坡耕地和荒坡地,如今小苗木已长到了大概30厘米高,而农户们只需要进行除草、除虫、施肥等日常管护即可。
而位于北路的芦溪镇五柏村藤椒产业园,如今已达到了丰产期,据基地负责人于晓丽介绍,现亩产量均能达到500公斤,年收益每亩可达6000—8000元。
实践如何种?
“大龙头”带出“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
数据振奋人心,成绩催人奋进。
按照《绵阳市现代农业重点产业、主导产品及空间布局方案》布局,全市计划到2020年发展藤椒40万亩,其中30万亩在三台县。届时,三台将占据全市藤椒产业份额的四分之三。
无可置疑的是,藤椒就是为三台地理特征“量身打造”的特色产品。因此,有计划、有组织、标准化、规模化、精细化发展藤椒产业势在必行。
“我们村与公司签订了保底协议,若市场价低于10元/公斤,公司按10元/公斤收购,农户不愁销路,不愁市场,种起来也有信心。”岔湾村村支书口中多次出现的“公司”到底是何方神圣?
原来,自2013年起,三台就全力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全县藤椒产业的发展。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四川梓州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作为藤椒产业发展的“大龙头”,以村为单位组建专合组织,建立产业基地,公司与专合社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在三台县林业局全程监管下,公司采用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采购药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采摘、统一回收鲜果及农民分户种植方式。农户既可以将土地流转给专合组织,再以劳力入股的方式加入专合组织,由专合组织统一安排栽种、管护、采摘,从而从中赚取劳务费,也可以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专合组织,在自己闲置低产坡耕地上种植藤椒,获取经济价值。这样一来,利益杠杆就把“公司、专合社、农户”联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这个模式发展藤椒产业,既解决了散户种植技术难、投资成本大、销售渠道无保障等难题,又能保证产业的持久性、延续性,有利于培育新型农业主体,持续拉动经济稳量增长。”四川梓州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黎华表示。
截至目前,三台已有180个村发展起了藤椒种植,建起了藤椒专业合作社72个、家庭林场12个、业主大户15个,新型经营主体已经成为三台藤椒发展的中坚力量。
探索如何改?
着力“下深水”,“小果子”撬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台自2012年引种藤椒,一直以来以“种苗培育、基地建设、精深加工、物流销售、林旅结合”为重点,积极构建和创新藤椒发展全产业链。
正如人们期许的那样,研究表明,藤椒不仅具有食用价值,如市场上已经开发的藤椒油、藤椒粉、保鲜椒、干青椒等产品,还具有广泛的保健价值和药用价值。
如何大力激发藤椒的市场潜能,变粗加工为精细加工,延伸产业链,真正将生产、加工、科研、销售、物流等全产业链“留”在绵阳,让藤椒成为叫得响的“绵阳造”名片,正是目前三台乃至绵阳市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
基于此,四川梓州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与四川农业大学建立了“校企合作”模式,并广泛吸纳四川农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省林科院、绵阳林科所、西南科技大学等专家团队,成立了绵阳森康藤椒产业技术研究院,为藤椒医药、食用、市场价值的研发以及产品精深加工、大数据管理研发、“互联网+”、物联网的建立注入“科技神经”,在开展藤椒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示范,加快藤椒品种培育,建立藤椒产业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的同时,持续研发藤椒的叶、枝、根的潜在价值,大力发展生态循环林业,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等生态友好技术,推动藤椒产业可持续发展。
2016年,四川梓州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已建成粗加工厂1家,生产“五柏藤”保鲜椒、干椒、藤椒油等产品,实现年产值2400万元。目前,三台正在积极筹建精深加工厂,已在三台芦溪工业园区征地60亩,完成了藤椒加工厂规划设计方案和相关手续,依托川农大食品学院研究制定了生产工艺方案,签订了机器设备订购合同。一期工程投入5000万元,将于今年9月动工,明年6月竣工投产;二期将在2019年动工,2020年建成投产。
此外,三台在销售渠道上屡屡“破冰”:积极打造网络平台,依靠基地物联网管控平台,实现了藤椒产品可追溯大数据管理,为藤椒产业发展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目前,通过侨联、联合国全球治理研究院和四川旅游学院美食全球推广活动,三台藤椒的清香越飘越远。
成果效益如何?
“小果子”掀起脱贫攻坚和“双创”热潮
岔湾村在坡耕地、二台地、撂荒地连片种植的500亩藤椒,无疑肩负起了助力全村脱贫“摘帽”的使命和希望。
“栽种小麦等传统粮食作物,农民从每亩地里最多‘刨\’出1000元,还不算人力等投入。”三台县扶贫办负责人表示。但如今岔湾村的村民们心里有了另一本“谱”:3年后的初果期,藤椒地的收入大概是1000元/亩,盛果期每亩地的净产值可达2000—4000元,是传统农作物种植收入的2-4倍。而对于贫困户,还有更优厚的“政策”。因为村里成立了藤椒种植合作社,村民可以土地入股,该村3组贫困户章德福家里流转了2亩土地,流转费为每年150元/亩,合作社将对贫困户进行二次利益分配。同时,章德福还可以到合作社打工,每天有50—80元的收入,忙时一个月可以打工20天左右,闲时也可上工10天,他对脱贫“摘帽”信心满满。
有市场、有价格保底、有政府推动、有龙头企业带动,激发了越来越多人干事创业的决心。
在景福镇鲜家嘴村,今年39岁的陈诚2013年回乡创业,开始藤椒种植,并成立了藤丰藤椒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规模已经达到3000亩,将双乐乡、景福镇相连的王家堰村、状元碑村、鲜家嘴村发展成为连片的规模化藤椒种植园。“今年是初果期,产量将达到15万公斤,年产值可望达到300万元。”陈诚告诉记者,下一步他将继续扩大规模,走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的道路。
在个体种植大户的带领下,目前鲜家嘴村村民陈健流转了30余亩土地自主创业,王家堰村一组村民罗孝明也流转了20亩地进行藤椒种植。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藤椒产业,陈诚带领合作社通过自筹资金为种植园修建了道路5.8公里、水池14口,疏通排水渠5公里。不知不觉间,村里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不仅如此,大学生也纷纷加入自主创业行列。如今,双乐乡以藤椒基地为平台,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园,已经有4名大学生入园探索藤椒林下套种、间种二荆条、花生等经济作物。
藤椒为媒,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来三台“扎根”“寻宝”。
发展如何稳?
全方位保障,确保“大产业”后续“接力”
发展藤椒产业不仅有效利用了一批闲置低产坡耕地,更实现了国土增绿、林业增效、农民增收。
围绕实施“11331”发展战略,三台县委、县政府以实施省现代林业示范县建设为契机,确定了藤椒产业发展目标:力争到2020年,全县藤椒基地总规模达到30万亩(其中新发展藤椒15万亩、辐射带动10万亩),建成1所藤椒技术研究院、1个藤椒产业园区,配套完善基地田网、渠网、管网、路网和电网、物联网,大幅提升规范化、机械化、设施化、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藤椒技术装备现代化,打造1至2个享誉四川乃至全国的藤椒产品品牌,藤椒产业总产值实现40亿元,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面对如此宏伟的蓝图,岂能后续乏力?
有技术支撑。栽植前,三台县林业局和梓州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分五大片区,分别召开种植技术培训现场会,培训规范化种植技术;栽植过程中,分镇乡、重点村,对镇乡党员干部、村“两委”班子、村民代表、技术人员等进行栽植和管理技术培训。
有扶持政策。在藤椒发展规划(2016—2020年)区范围内,对连片新栽植藤椒100亩以上的家庭林场(农场)、业主大户,500亩以上专业合作组织,1000亩以上的龙头企业,经验收合格,纳入国家、省级、市级、县级项目扶持。按照《三台县财政扶持产业发展资金使用办法》规定,对新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达3000万元以上(含3000万元)、1亿元以上(含1亿元)、5亿元以上(含5亿元)的产业龙头化企业,分别给予3‰、3.5‰、4‰的产业发展资金支持。
有奖补措施。对研发出藤椒生产先进成套适用技术,并获得市级及以上专业部门认证或市级、省级、国家级科技成果的,由县政府分别一次性奖励主研单位(个人)2万元、3万元、5万元;对选育出的优良品种,并经省级以上(含省级)林木良种委员会认定、审定的,由县政府对每个品种主研单位(个人)奖励5万元、10万元;对创建为市级知名商标、省级著名商标、国家级驰名商标的单位由县政府分别给予5万元、8万元、10万元的奖励。对获得藤椒地理保护标志、藤椒生态原产地产品称号的单位,由县政府分别给予5万元、20万元奖励。
在“真金白银”的助力下,三台藤椒产业紧握全县经济发展的“接力棒”,步履坚定、奋力向前。
未来如何续?
“小果子”推动三产融合,为“美丽三台”锦上添花
作为小乔木的藤椒既是林业经济作物,又是特色农产品,一身多性,因此具有打通一、二、三产业发展的特殊优越性。
未来,三台将进一步完善藤椒标准化种植规范和标准,提升规范化、机械化、设施化、信息化水平,积极创建省级、国家级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建成一批特色突出、优势明显、集中连片、效益显著的现代藤椒产业示范基地,在此基础上,发展订单直销、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网络销售平台,力争建成藤椒物流中心1个。除此之外,将深度挖掘藤椒文化内涵,打造融历史、人文、民俗、博览、旅游、休闲、康养于一体的特色景观,推进产业基地“景区化”建设。按照藤椒产业发展规划,三台将芦溪镇五柏村基地与樱花谷、狂欢小镇有机结合,实现春季赏樱花、四季看绿带、全年畅游狂欢小镇。
林业、农业不分家。三台紧紧把握藤椒的林业经济属性,大力发展林下立体复合经济,重点推行林药、林禽、林畜、林经、林粮等发展模式;积极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等生态友好技术,与生猪特色产业对接,发展“生态养殖+绿色种植”等循环经济,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同时,依托强大的科研院校等科技力量,建立完善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收储运标准体系,加大标准推广应用力度。全面推行藤椒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抓实生产、收购、储存、运输等各环节监管,构建“同线同标同质”生产体系。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认证登记“三品一标”。充分利用国内外知名展会和主流媒体,加大品牌推介和宣传力度,提升藤椒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
理清了藤椒的“前世今生”,寻访到了“起—承—转—合”的关键线索,三台必将更加用心积淀、潜心研究、苦心经营,继续为“小果子”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国家科技城和幸福美丽绵阳建设贡献更多三台力量。
三台藤椒产业
发展目标
规划到2020年,藤椒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全产业链产值40亿元,建成全国领先的藤椒标准化生产加工基地和物流集散中心。
基本情况
目前已发展38个镇乡、193个村。种植藤椒8万亩,挂果1万亩。
三台县藤椒产业发展示意图
图例
——道路
藤椒规划乡镇界水系
新闻推荐
张锦明付康带队赴三台开展学习宣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抓好当前有关工作专项督导要求 以省党代会精神为引领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本报讯(记者吴怡霏)按照市委统一安排,昨(22)日,市政协主席张锦明、市委副书记付康率队前往三台,开展学习宣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抓好当前有关工作专项督导。张锦明一行前往三台县光辉镇新河村督导,详细了解...
三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