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县城(1981年摄)
古城墙(1991年摄)
岳家巷(1991年摄)
《三台记忆》
县川剧团送文化下乡(1996年摄)
□本报记者郑金容图片由袁成松提供
近日,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袁成松的《三台记忆》画册出版,240幅关于三台的照片瞬间唤起了无数三台人的记忆。顺河街、老西街、陈家大院、南济渡口、老城墙……半个世纪以来,袁成松踏遍了三台县城大街小巷,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下三台的变迁。光阴荏苒,光影留情。日前,记者采访了袁成松,听他讲述50多年来用镜头记录三台的故事。
拍摄三台50多年
三台是拥有150万人口的大县,唐宋时期叫梓州,是当时仅次于成都的四川第二大城市,东北大学抗战内迁到此,四川师范大学亦在此诞生……深厚的历史传承、丰富的文化积淀为袁成松拍摄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942年袁成松出生于邛崃,1963年从四川音乐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三台县文化馆从事群众文艺辅导工作。自此一直工作、生活在梓州大地,喝着涪江水,成为了一名地地道道的三台人。
1966年,单位分配给袁成松一台捷克相机。当时相机是稀缺物品,拿到相机的袁成松很兴奋,没事就鼓捣鼓捣。“上个世纪60年代玩摄影的特别少,关于摄影的书也少,作为门外汉的我,为了学拍摄,经常跑到新西街相馆向老师傅学习。”袁成松说,从拿起相机的那一刻起,就再也没想过放下。
时光匆匆,当初满头青丝的有志青年已经变成满头白发的古稀老人。半个世纪以来,袁成松背着相机走遍三台的山山水水,拍摄了不计其数的照片。青瓦院落、古建民居、幽深小巷、石板小路、爬满青藤的石头城墙、不起眼的工厂、手工作坊、老字号……那些曾温暖过几代三台人的地方都被袁成松记录在了照片里。
“在三台呆了半个多世纪,总想为我的第二故乡留点什么,既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给曾经生活在三台的人们留一份念想。”为此,两年前袁成松开始着手整理老照片,最终编辑成了《三台记忆》一书。
240幅照片展现变化中的三台
翻开《三台记忆》,可以看到江边洗衣的妇女、南济渡口摆渡的乌篷船、致富先进获奖农民、三台县首届灯展、明清四合院、古朴吊脚楼等等,一张张照片让读者穿越时空,瞬间走进三台的过去,触摸到这座历史文化古城的脉搏。
《三台记忆》是袁成松五十多年来拍摄三台的一个浓缩。照片多采用120相机方式构图,或者135相机28mm、50mm镜头拍摄。拍摄时间跨度大,从1965年到2016年大大小小的事情,在画册里都可以找到,有知青上山下乡和拨乱反正等时期三台开展的各种活动,有改革开放后三台快速发展中,城市、人文、社会等各方面变化的照片。
除了用照片来展示变化,袁成松还将每张照片配以文字。记者了解到,为编辑画册,他不仅整理出了几十年的照片,还先后查阅了《三台县志》、《三台年鉴》、《三台简史》等书籍,并翻阅三台县有关部门、企业的档案资料。为了让照片更形象生动,袁成松多处寻访健在的老人,为了解王家大院的情况,他亲自去成都找王家后人,听他们讲往事。
“画册中有图有文字,但最大的亮点还是用今昔对比的方式来表现变迁,通过不同时期同一地点的两张照片来进行对比。”袁成松说,希望画册能够记录一段历史,更重要的是通过新、旧对比反映时代洪流中三台的变化。
将拍摄进行到底
弹指一挥间,五十多年过去了,照片中很多场景都已经消失,变成了新的模样,如谭家祠、王家祠、武昌馆、“长发洪”酱园等建筑,但袁成松说,只要看着这一张张旧照片,仍然能够唤起当时的记忆。
半个世纪以来,袁成松借助手中的相机,拍摄了三台过去的一些市容面貌、百姓生活、社会活动等影像,也见证和记录了三台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据不完全统计,他拍摄的照片多达4万张,绝大多数照片都聚焦三台。“《三台记忆》这本画册主要表现的是三台县城的变迁与发展,我还有很多关于三台各乡镇以及各行各业的照片。因为画册篇幅有限,没能一一展现给读者。”袁成松告诉记者,如果有机会再出一本画册,出一本关于三台农业变迁的画册,来反映农业大县的发展变迁。
“如果这本画册,能唤起老三台人曾经的记忆,让新三台人了解三台城市的变迁,从而更加热爱这座城市、呵护这座城市、建设这座城市,那我便感到十分满足了”。如今,古稀老人依旧继续拍摄三台,从黑白到彩色照片,从胶片机到单反再到无人机航拍,这位曾经的异乡人,用手中的相机表达着对第二故乡的深爱之情。
新闻推荐
本报讯(赵恒平特约通讯员赵晓兰)6月5日晚7点,三台县塔山镇宝林村村委会院坝里灯火通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指出,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不能丢……要做强川猪等特色优势产业,增加有机、绿...
三台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三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