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营渡口
数十年前的涪江渡口(资料图片)
自古以来,有江河之处,必然有渡口,方便人们往来交通。绵阳的母亲河涪江之上,千百年来存在着数百个渡口。不过,随着城乡交通建设的日新月异,涪江上架起了座座桥梁,一个个古渡口的风流繁华,如同一个个即将离开的故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那些湿漉漉、闹嚷嚷的古渡口记忆,像一段段乡愁,萦绕在人们心间。
近日,记者走访了三台县境内的刘营渡口和涪城区的丰谷渡口,见证这一古老的交通方式,留下摆渡人的故事。
□本报记者田明霞实习记者任露潇文/图
刘营古渡留住乡愁
早晨,柴油机动驳壳船的轰鸣声打破了三台县刘营镇涪江水面的寂静,开船摆渡的林军又开始了一天的辛勤工作。2日上午10点,过渡人扶老携幼、或骑着摩托车、或驾驶轿车,等待林军驾船来载他们渡江。家住刘营镇机坪村的王爱英说:“我小孙子要坐船去里程乡,到小姨婆家走人户嘛。一元钱一个人,坐船还是方便。”王爱英的丈夫说,如果不坐船,就得绕行绵三公路,通过争胜大桥,骑电动车都要半个多小时才能到里程乡亲戚家里,而坐船只要10来分钟时间。在船上值守安全的魏霞,是林军伙伴,她说:“最多的时候,每天有2000多人,近400多辆轿车、摩托车,坐我们开的船渡江到涪江两岸办事。”林军告诉记者,平时坐船渡江的人每天也有两三百人。
在林军驾船靠岸等客人上船时,10岁的小学生伟伟羡慕地仰头瞧着林军胸前挂的上岗证——“三类船长”。林军于1976年出生在三台县广华乡(今属潼川镇),1995年进入县渡口管理所,1996年,他通过学习考试取得“三类船长”的上岗证,从此开始接过摆渡的机动驳壳船。2007年因单位体制改革,林军下岗。2008年,林军以联营方式成为刘营渡口的负责人。刘营渡口过往行人一直较多,这几年,林军自筹资金更新更换老旧渡船三艘,从软件、硬件等措施上,确保渡口安全营运,林军和刘营渡口,多次获得先进。
刘营渡口是绵阳市现存最大的渡口,已有70多年的历史,这个渡口把涪江两岸的刘营镇里程乡、争胜乡、老马乡、光辉乡相连接,延续着古老的过河方式,留住一段乡愁。
丰谷古渡见证繁华
清晨6点多,晨光熹微,丰谷古渡摆渡人黄朝炳和同伴张发聪便早早起床来到码头。一座简易的候船亭,一条小小的渡船,悠悠涪江之上,拉开了他们一天的摆渡生活。天亮而作,天黑才歇,每天最早乘船过渡口的是卖菜的村民,最晚过渡口的是在超市餐厅打工的群众。64岁的黄朝炳,日复一日地延续着几百年来丰谷渡口摆渡人留下的传统,这样的岁月,他已走过了40余年。
上午10点左右,过渡的群众渐渐多起来,大多是到丰谷赶场的。黄朝炳告诉记者,40多年前,他最初开船的时候,丰谷码头门庭若市,尤其是到了逢场天,便有来自三台永明、白庙、中太及绵阳松桠、小枧及丰谷的数千人渡江。“我所见过人最多的时候得上万了,热闹得很哦!”黄朝炳边开船边对记者说,而今这里逢场天有一两百人过渡。
绵阳地方史料记载,明清两代,丰谷镇盐业发达,水运繁华,水面宽阔,所有南下、北上的商船抵达后都会在这里停靠。据当地老人讲,那时,平武、北川的茶叶、山货走水路运到丰谷码头后,再从这里运往重庆、遂宁,那时候的丰谷码头,每晚都有两三百艘船只在丰谷的涪江码头歇脚,当年丰谷渡口的繁盛景象,是当今人们难以想象的。
“开摆渡船比较辛苦,天晴下雨,都得在船上守着,哪怕江对岸有一个人要渡江,也得把船开过去……”在船上值守安全的张发聪告诉记者:“摆渡摆渡,就是为了给人方便。”等待渡客的时候,这些摆渡人就站在渡口上,望着对岸,一有村民需要摆渡,他们就跑到船上,开着渡船迎上前去。
古渡风流渐行渐远
资料显示,涪江全长911公里,绵阳境内418公里,为方便两岸群众往来,从平武到三台一段段涪江有上百个渡口。如今,大多数古渡口已无影无踪,但曾经的繁华场景依稀在记忆里,发生在渡口的故事还在流传。
“1956年我和另60人一同坐火车到绵阳参加工作时,就直奔北河渡口,往河对面的三医院去,我在那里工作。”市三医院的退休医生王元炳说,当晚因火车晚点,天黑了,北河渡口封渡。他们只得在成绵旅馆住了一夜。当年绵阳北河渡口是川陕公路必经之地,只能由木船摆渡。冬季枯水时,北河渡口在如今东方红大桥上游约100多米处,夏季涨水时,北河渡口又在东方红大桥下游200米处。上世纪50年代,宝成铁路通车后,各地煤炭、水泥、化肥、农药等物资通过铁路运至绵阳,再装船沿涪江运至三台遂宁方向,北河渡口逐渐成为涪江最大的物资起运渡口。直到1967年,东方红大桥建成运行了,北河渡口才结束了历史使命。
王元炳老人说:“绵阳涪江由渡船过渡,到建一桥、二桥、三桥、一号桥等等,这是绵阳几十年经济发展和市政建设的一个缩影,是党和政府带给群众的实惠。”
现在,涪江上架起了座座桥梁,渡口、渡船、摆渡人,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但像林军、黄朝炳这样的摆渡人,依然日复一日地恪尽职守,方便着群众的生活,也为现代人留存着一份宝贵的记忆。
新闻推荐
经过全市各地学校层层推荐、市组委会审核,全市共评选出2017年绵阳市十佳“美德少年”候选人10名,2017年绵阳市“美德少年”候选人30名。现将候选人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从2017年5月24日至2017年5月26...
三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三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