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三台新闻 > 正文

“五要评分法”助推脱贫致富 □本报记者 邹俊川

来源:四川日报 2017-01-23 00:00   https://www.yybnet.net/

1月中旬,记者在绵阳市三台县光辉镇新河村看到,4.7公里长的村道正在扩宽路基,村道将扩宽至4.5米;村里的6口山平塘和2口石河堰正抓紧改造;村里统规统建的套安置房和日间照料中心已进入收尾阶段。

对于眼前这片热火朝天的场景,村支书李之兴十分感慨:新河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贫困人口多,脱贫一直是个难点。“‘五要评分法\’推行起来以后,大家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改变才来得这么快!”

要勤劳、要孝养、要和睦、要精神、要热心——在新河村,绵阳市政协和绵阳市住建局等帮扶单位推行的“五要评分法”,推动越来越多村民主动走上“脱贫路”。

对症下药:让村民“精神脱贫”

绵阳市住建局机关党委书记邹劲松第一次来到村里时,了解到的村情让他心里直打鼓: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很重,甚至有人争当贫困户。

“要实现贫困群众可持续性脱贫,首先要精神脱贫。”邹劲松说。

通过前期广泛调研,年6月,针对精神脱贫的“五要评分法”出炉:扶贫责任单位、镇、村组和村民代表组成了人考评组,把“要勤劳、要孝养、要和睦、要精神、要热心”作为考评依据打分,每季度评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结果进行公示。

等级高低不仅事关“面子”。帮扶单位把帮扶资金发放与“五要”评分等级相结合,作为“杠杆”撬动贫困户积极性。“前段时间评出的一批,优秀给帮扶资金元,良好是元,一般是元。”绵阳市住建局帮扶干部李强说。

岁的贫困户李术清在第一次评分时得分最高:她种了7亩多玉米,农闲时就挖麦冬。此后,她不仅得到了元的帮扶资金,帮扶单位还帮助她家整修了住房。

这对其他贫困户触动很大。有贫困户主动把房前屋后清扫干净;有贫困户主动提出打扫村道;有贫困户主动要求加入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

不等不靠:脱贫之后盼“致富”

这几天,新河村岁村民李英芳心里特别高兴,他家刚出栏的6头肥猪卖了余元,一头母猪也快产仔了。“去年,我卖了头肥猪,家里脱了贫,今年我还想多喂些猪,让家里富起来。”李英芳信心满满地说。

同样心怀致富期望,村民杨波则忙着照顾自己的5亩多麦冬。杨波患有视听残疾,儿子入赘外地。几年前和妻子离异后,又欠下了几万元的债务。他向记者算起收成账:“去年我收了1.5万斤玉米,卖了多元,种了一亩麦冬卖了近万元,可算是脱贫了。明年,我这五亩多麦冬估摸着能收个四五万元,还能致富。”

“脱贫后,今后的扶持可能没有了,会不会有点舍不得?”记者问得直接,杨波答得质朴:“政府的帮扶只能让我们脱贫,但要致富,还得靠自己的这双手。”

“五要评分法”的带动效应,正由贫困户向普通群众中扩展。通过“五要”教育,陈桂珍老两口的女儿同意把老人接进新家。李英芳修猪圈时,左邻右舍义务来帮忙;李英芳的生猪出栏后,他还专门杀了一头肥猪分给大家……

目前,新河村组建了兴飞蔬菜种植合作社,确定了蜜桃、莲藕+鲤鱼、麦冬三大主导产业,以带动贫困户“抱团”发展产业。

新闻推荐

川剧锣鼓敲起来 小小娃娃唱起来 ——四川省第二届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记

“我的名儿叫小马,妈妈心中乖娃娃。外婆年高岁数大,带着礼物去看她……”月4日下午,伴随着成都红牌楼小学节目《小马过河》稚嫩的童声,四川省第二届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在省川剧院剧场举行。此次...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五要评分法”助推脱贫致富 □本报记者 邹俊川)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