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三台新闻 > 正文

让小学数学教学更接近生活

来源:绵阳日报 2016-10-10 00:00   https://www.yybnet.net/

进入21世纪后,国家为了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小学的课程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为了适应新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的单一教学模式必须改变。数学,就其本身来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运用性。它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抽象于生活,又无处不在服务于生活。将生活观引入课堂教学符合小学基础教学的学科特点,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小学生由于受其年龄和智力所限,只有将数学教学的内容融入社会生活实践中,才能更好地便于他们的理解和掌握,也容易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挖掘数学因素。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数学与数学知识高度抽象和逻辑严密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艰难性。如果我们从知识背景出发组织教学,就能充分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使学生弄清知识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化难为易地学。因此,好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第一,贴近生活找数学,使学生意识到数学源于生活。如在教“统计——最喜爱吃的水果”一课时,我在组织学生对生活实际生活情况的调查与统计的过程中,用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不同颜色积木代替不同的水果,而一块积木代表一位同学最喜欢的水果。在搭积木的实践活动中渗透统计的思想:积木要放在同一桌面上才能看出谁搭得高,同样在统计中也要用横线表示相同的起点;谁搭的积木最高,表示喜欢那种水果的人数最多。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把统计中深层次的数学思想生活化了。又如:在教学2的乘法口诀,利用一张课桌座2人,一人两只手,两条腿,两只耳朵,两只眼睛,一双筷子有2根等等来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当高。

第二,给数学找个“原型”,把常识提炼为数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数学知识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其“原型”,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将有助于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激活学生的直观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许多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是学生不一定能接触到的。加之,现在的学生离实际生活越来越远,所以在课堂问题的设置上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消除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畏惧感。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设计,使教师和学生都体验到了课堂生活的快乐,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第三,从知识背景出发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发展。

数学的概念有些是从实际的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教师如能从实际出发,从生产生活实际背景创设问题情境,创设合理的背景,引导学生学生对实际问题多加观察、思考、总结,提炼出数学问题,让其经历数学创设过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有很多古人的经典论断、古典故事至今还影响着一代代人,教师通过介绍这些论断、故事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从而喜爱数学、钻研数学。

就这样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而且还锻炼了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使学生能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就是指将数学教学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改变单一的数学教学模式,使数学教学过程更加的丰富多彩。

二、小学数学教学接近生活非常必要

1、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是将学习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数学知识,更能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掌握了老师教授的知识,而且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升。通过这样的数学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对自己有了信心和成就感,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利于老师进行下一步的教学。

2.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个国家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样,人只有拥有创新思想和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社会中一展所长,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只有具备创新思想,将来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将教学的内容融入生活实践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充分展现,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很有帮助。

3.可以模拟生活实际,提高解决数学的能力

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常常是整合这各类信息而综合显现的。我们可以将其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境的实践活动中去解决数学问题。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可以模拟超市购物这一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买卖东西”。通过识别商品、看标价、付钱、找钱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识别假币,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道理,从而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这种模拟生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到数学的优越性,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懂得数学的真正价值,提高他们真正参与生活的能力。

三、让数学教学接近生活的基本方法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讲,学生听,整个的授课过程一直是老师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而且课堂气氛比较死板、生硬,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有些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出现逃课现象,对小学生正在接受的学习生活产生了不好的影响,非常的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自身素质的提升。因此,在新一轮的数学教学改革中,必须改变这种常规的数学教学模式,对于基础的数学公式和数学概念的记忆,必须打破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被动的接受到主动的理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必须给予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使小学生真正懂得数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而不是一味的让学生被动的去接受。只有这样,才能算真正实现了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在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将书本中枯燥、无味的内容通过生活中生动的事物展现给学生,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让数学教学接近生活,就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进而对数学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掌握知识。

(三台县鲁班镇太林中心小学唐剑)

新闻推荐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课题。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缺失仍是急待解决的严重问题,有些课堂未能通过多边活动的优化调控,使其最大限度...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让小学数学教学更接近生活)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