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胜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是中国经济的火车头,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城镇化列入今年6项工作重点之一,城镇化战略被提到了一个新高度。
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质量?
基于高质量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必然性,深化金融改革,完善与城镇发展水平和特点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是未来一段时间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当前,分布于农村及正在演变的小城镇的金融服务主体,是广大的农村金融机构。
具体来说,调整信贷结构,加大对高质量城镇化发展的支持力度,把建设发展小城镇作为新的信贷增长点。优化信贷投向,重点支持新一代农村电网改造、城镇通讯、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扶持力度,支持加工业向园区集中,这种集中有利于针对城镇化以后的农民再就业。同时,在城镇中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后的自主创业,更主要的是,在配合政府推动和完善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给予充分的金融支持,使得农业人口“市民化”以后,能够享有均等的社会公共服务,以家庭为单位的各种需求得到较为充分地满足。
在推进高质量的城镇化进程当中,重点要放在“高质量”上面。要达成“高质量”,就需要加强有效的金融服务及产品创新。加大对包括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配套的完善、住宅及商业中心建设以及相应的第二产业规划建设、现代服务业的布局等的支持力度,适时地参与信贷服务,同时针对广大的个体消费者,推出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及服务。
达到“高质量”还需要着重做好金融服务均等化建设的工作。要注意发挥自身先天的落地优势,积极投身于金融扶贫的工作中来。针对地区较为贫困的区域,要有针对性地“输血”,并引导贫困人群逐步具备自我“造血”能力,并且与较为发达的地区形成产业发展互补模式,有效推动贫困地区的人们脱贫,乃至走上致富之路。
着力做好风险防控工作,不断优化自身的产品及服务体系,做好市场及客户的细分工作,不断创新高价值回报的产品与服务。既要注重商业效益的回报,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忽略社会效益的产出,这样才能够形成更加完善和可持续发展的农金服务生态体系,才能够真正做到有效推动中国城镇化进程“高质量”目标的达成。
(作者单位:三台县农信社)
新闻推荐
本报讯1月20日,从家乡东北追寻诗仙李白,扎根江油青莲镇太白碑林6年的民间诗人李洪斌(笔名“李百”),冒着寒风冷雨,走进涪城区龙门镇街上,借助绵阳一家汽车销售服务公司举行的新春答谢会平台挥毫泼墨...
三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三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