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楼,披绿掩翠;山地田间,瓜果飘香;养殖基地,鸡鸣畜壮……近日,记者来到秋林镇,触目可见一派生机蓬勃的景象。近年来,该镇以推进涉农重点项目为抓手,加快发展优势产业和效益农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使农村经济保持了稳步发展的态势。
立足本地实际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
谈起村子的变化,秋峰村党支部书记侯大国一脸喜悦:“头几年通过流转土地发展核桃梨子等水果种植,群众不但在家门口找到了收益,还激发了种植的热情,积极发展各类水果种植。”凭借紧邻场镇的优势,该村许多村民还种植各类时令蔬菜。村子里闲置的塘堰也很快承包了出去,种上了莲藕。
作为传统农业镇乡,秋林镇立足传统优势,因地制宜,根据地域特点,积极引导农户发展优势产业。围绕“优质粮油、优质畜牧、水果干果、优质蔬菜”四大优势主导产业,创新发展模式,放活土地流转,引进业主经营,在种养殖上狠作文章,推进种养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建立起以文昌村、盘石村、七里村、红星村、星光村等为主体的优质水果和干果产业带,以秋峰村、四方村、红星村为主体的优质蔬菜产业带和以七里村为主体的特色养殖小区,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做大做强。据了解,全镇今年种植优质花生4200亩,新栽种核桃1800亩,优质水果870多亩,新增规模养殖大户8户。
打好引资情感牌引导群众同走致富路
“这段时间气候反常,蛋鸡产蛋率不高。”在七里村“绿园生态养殖场”,正在给鸡喂料的张作军告诉记者,尽管今年市场行情不太景气,但周边村社加入养鸡的农户却在不断增加。“主要是看中了后期的发展和效益。”张作军说。
目前饲喂着三万余只蛋鸡的张作军是该镇“情感引资”的一个成功典型。近年来,秋林镇在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加快土地(林地)流转的同时,积极招商引资,通过“情感牌”,盘活闲置资产等方式,吸引了大批外出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发展规模种养业。张作军是该镇原供销社下岗职工,常年在外务工,手里有了一定资金。该镇党委政府得知他有在知名养殖场工作的经验,主动出击,并从政策、土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吸引张作军回乡发展。
经过多方努力,先后投入180余万元,建成规模化养殖场。该场目前年饲养蛋鸡三万余只,年产值300万元,年利润达40余万元。在该镇,返乡创业的养殖大户已有6人,并相继成立农业专合组织2个,带动全镇养殖生猪、肉兔、鸡鸭等小家禽农户不断增加,农民人均收入较往年相比大幅增加。目前,该镇生猪年出栏21000余头,禽畜出栏达18万多(头)只。
(刘玉明本报记者赵晓兰蒋秩宏)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年以来,三台县光辉学校狠抓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学校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活动、路队放学等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各班还举办了有关交通安全的黑板报、学校统一制作了交通安全知...
三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