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三台新闻 > 正文

乐加刘氏盔头

来源:绵阳日报 2012-07-27 04:29   https://www.yybnet.net/

传统戏剧,带给人民群众无穷的欢乐,而戏剧演员们头上佩戴的、像征身份地位的盔头制作技艺,却知之甚少。近年来,随着戏剧的萧条并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盔头制作手艺的传承也高度濒危。日前,记者来到三台县乐加乡,走访了绵阳盔头制作技艺的惟一传承人——刘长贵。

乐加盔头制作手艺的由来

盔头是梨园行话,是中国传统戏剧人物各种冠帽的统称,用以表示戏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等相关信息,是戏曲剧装的道具之一。据史料记载,江苏苏州、昆山一带的昆腔繁荣发展之时,戏曲盔头制作在当地十分兴盛。来自绵阳三台县乐加乡的戏曲艺人刘宗宪年轻时,欣逢盛世正好在江浙一带学艺,学得一手盔头制作好手艺。后来刘宗宪回到家乡,他结合川剧特点,吸收各派艺术精华,形成了自己的盔头制作风格,在川北地区很有影响,当时,整个川西北片区的剧团几乎都从刘宗宪手上订购盔头。

在乐加乡的一条老街上,记者找到了刘宗宪的儿子、刘氏盔头制作技艺的传承人、现年62岁的刘长贵。记者来到他家,只见屋里摆满了制作盔头的图样、丝线、珍珠、亮片等材料,盔头成品和半成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这个叫凤冠,是宫廷中皇后和公主们戴的,那边的朱珠冠,是皇宫里一般人物戴的,还有紫金冠,是吕布等将帅戴的……”刘长贵如数家珍。

据刘长贵介绍,盔头大体分为冠、盔、巾、帽四大类。冠多指帝王贵族所戴礼帽;盔指武职人员所戴的帽;巾为软件,属便装配帽;帽最复杂,上至皇帽下至草帽等。传统的盔头及附件有近300种,其制作历史有近1300年。

乐加刘氏盔头名噪一时

刘长贵10岁时便子承父业,跟随父亲学习盔头制作技艺,文革时一度中断。文革后,各地专业戏剧团体和业余团队如雨后春笋般组建起来,戏剧达到前所未有的繁华时期,盔头制作手艺迎来了繁荣的春天。

刘长贵幸福地回忆道,那时候业余剧团多,仅绵阳地区就有180多个。当地的剧团戴着他制作的盔头四处演出,外地剧团的看了觉得好,都纷纷找上门来订做。“每天都有人找上门来,那几年在我们这里住旅馆的人,80%都是等货的,好多货还没晾干就被拿走了。”

作为刘氏盔头的传人,刘长贵不是单纯的传承,而是在父亲的制作技艺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改进,不仅更加轻巧精细,还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其制作的盔头在三台、绵阳、中江、射洪、成都等地,都享有较大知名度。

刘长贵说,制作盔头程序十分复杂,一般需要10多道工序。盔头由大小不等的配件组合起来,用纸板依照小样打出各种配件模子后,每一个配件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工序,而每一道工序结束后都需要烘干再进入下一道工序,每个做好的配件合成一顶帽子后,再上珠子等装饰配件以求精致美观,十分费神费时。盔头特别注重装饰性,常缀有珠花、绒球、丝绦等。刘长贵说,最简单的盔头最快也要两三天才能完成,而复杂的盔头,至少要做上半个多月。

刘长贵的盔头制作技艺已是远近闻名,但他依然坚持学习,哪里有戏剧演出,他都会赶去观看,他看的重点是剧中人物的盔头。如果发现了好的盔头,他会立即回来画出帽样,设计图案,改进自己的盔头。即使是现在,刘长贵仍然保持了一个习惯,每天都要看中央电视台11频道的戏曲节目,主要是看别人做的盔头,吸取优点,让自己技艺更精湛。

期待有人传承盔头技艺

做了一辈子的盔头,刘长贵制作的各种盔头和附件加起来有上万件,他制作的盔头也越来越轻巧美观。比如,几十年前的盔头用的钢砂,结实笨重,演员戴起来很累,刘氏盔头则对材料做了很大改进,以前手工打的纸板,现在换成用机器压的,以前夹铁砂,现在换成夹塑料砂,更结实轻巧。现在珠子、亮片品种很多,也更精致、更美观大方,做出来的盔头也更具有观赏性。

近年来,随着新兴娱乐方式的迅猛发展,戏剧团体纷纷解体,盔头制作也陷入了尴尬,即便如此,刘长贵从来没有放弃制作盔头。在去年的成都国际非遗展销会上,他的盔头引起了上海、湖南长沙、陕西等地文化部门及文化公司的重视,许多单位表示愿意聘请他“出山”,这让刘长贵再一次看到了盔头发展的希望。但因为年龄和身体因素,子女坚决不让他出去辛苦,因此,现在只是有人来家里订做时他才做一些。

眼看自己年龄大了,刘长贵希望子女们有人能够继承这门手艺,但是孩子们都有自己的职业,不愿继承父亲的衣钵。刘长贵也不愿勉强孩子。他说,做盔头是个苦差事,每道工序都马虎不得,所有配件都要靠手一点点地做,不但要头脑灵活、手巧,还要跟得上时代,很多人都不愿意干这个。“现在绵阳做盔头的就剩我一个了,没人愿意来做,以后要是戏剧再昌盛起来,需要做盔头,又由谁来做呢?”做了一辈子盔头的刘长贵一脸惆怅。

让刘长贵感到欣慰的是,近段时间,相关部门正积极准备材料,打算将他的盔头制作手艺申报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看到政府对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的重视,刘长贵喜出望外,他又心生希望,但愿能招收到有资质的徒弟,把这项手艺传承下去。

(本报记者彭雪文/图)

新闻推荐

玉米地里“夕阳红”

夏日的农家田地里一片葳蕤。8月初的一天,在三台县新德镇柳塘村五组村民刘高吉的玉米地里,一位花甲老人冒着烈日酷暑,和刘高吉亲切地摆谈着。“看得出,这块地肥水施得好,长势很好。”“这个品种好,...

三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乐加刘氏盔头)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