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武图书馆成立于1997年,其前身是平武县文化馆图书室。1996年4月,投资80万元,占地1.5亩,建筑面积1505平方米的平武图书馆动工修建,并于1997年3月竣工。竣工当年,由现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贺敬之题写馆名。1998年5月,平武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近日,记者来到平武图书馆,在万千图书中,感知龙州文化经典。
□本报记者任露潇郑金容文/图
馆藏丰富设备完善
平武图书馆建馆时间并不长,迄今不过二十余载。在绵阳市众多图书馆中,平武图书馆应该是最不起眼的一个。但是,从建馆开始,平武图书馆就在社会各界帮助下,靠着自身不断努力,不断完善,为山区群众提供了充足的阅读空间,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建馆之初,平武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主要来自于文化馆移交、社会及名人捐赠和购买,总藏量2.5万余册。”平武图书馆馆长王林向记者介绍。随着平武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渐加大,平武文化事业发展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在这一过程中,平武图书馆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图书购置经费纳入平武县财政预算,文献资源逐年增加。
搭乘社会经济发展快车,平武图书馆先后开设了图书外借室、地方文献室、少儿室、公共电子阅览室等服务窗口,业务培训和服务工作不断加强,受到公众欢迎和肯定。2005年被评定为三级图书馆,2013年第五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被评定为二级图书馆,2017年第六次评估保持二级馆。
地震之殇图书馆遭受重创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致使平武图书馆设施设备受到重创,办公楼墙体开裂,办公用品及文献资源大量损坏。经统计核实,图书、期刊、报纸损失近1万多册(种),阅览桌、椅损坏近100多套,电子阅览室电脑几乎损失过半。图书馆业务办公综合楼经专家鉴定为停止使用。
在平武县主管部门安排下,平武图书馆迁至报恩寺景区游客中心临时办公点开展部分业务工作。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图书馆得到了各级部门和社会的大力支持,收到了国家文化部、省图书馆、市文化局、市图书馆和多家文化、出版单位捐赠的图书、期刊杂志计2万多册,信息工程设备9套。
平武图书馆馆长王林向记者回忆:“在抗震救灾期间,平武图书馆开展为灾区板房群众播放电影、建立爱心书屋、送图书到灾区等活动。为灾后群众心灵抚慰工作贡献力量,得到广大群众好评。”
凤凰涅槃震后重建换新颜
2009年,平武图书馆迁址,将原平武中学综合楼加固后划拨给文化馆、图书馆使用。2011年6月,加固工程完工。8月9日,平武图书馆正式搬迁。
灾后重建的平武图书馆面貌焕然一新,软硬件设施设备得到全面提升,所有办公区域安装有防火、防盗、监控系统、供电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智慧2000图书馆管理系统等较完善的综合智能系统。利用规划的灾后重建资金采购了大批文献资源,藏书由地震前的2.5万余册增至现在的近20万册。馆内有珍贵书籍特藏室,有藏书7000余册,其中馆藏的《平武县志》《清道光龙安府志》《古今图书集成》堪称特色。图书馆内设外借厅、少儿阅览室、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视听文献室、地震文献室、特藏室等服务窗口,其中外借、少儿、报刊、电子等窗口常年对外开放,年可接待读者约3万人次。
2012年5月28日,重建后的平武图书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在搞好文献图书借阅阵地服务的同时,平武图书馆还常年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农家书屋进行业务辅导,深入基层开展读书活动及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等活动。
新闻推荐
陈俊波拄着拐杖在事故现场工作这两天,一组照片在网上流传:四川绵阳平武县一名交警,拄着拐杖在事故现场指挥交通,引来了网...
平武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平武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