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武有“天下大熊猫第一县”美誉
平武珙桐纷飞,生态良好
报恩寺外广场是休闲的好地方
平武居民在河堤休闲散步
东皋湾
群山环抱的平武新县城
平武县教育集中区
彩虹桥
远眺平武县城
■记者赵利宾/文任明勇/图
行走在春天里的平武,青山巍峨、森林茂密,碧绿的涪江穿城而过,环抱着绿水青山,构成了一幅大美的自然画卷。这就是平武县城,一座正在崛起的川北美丽小城。
“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年来,平武县围绕以旅游产业为带动和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两条主线,构筑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以旅游为重点的绿色低碳产业,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崛起之路。
素有“天下大熊猫第一县”美誉的平武,是中国野生大熊猫数量最多的一个县。良好的生态资源是其发展旅游业的最大优势和强力后盾。“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平武得到了河北省的无私援助、大力援建。震后十年间,平武坚持做好“旅游产业化”,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和招商引资,全县共引进旅游项目开发投资47亿元。全县开工建设了白马王朗旅游度假区、平通漂流等旅游项目,结合灾后重建完善了平通、南坝、响岩、龙安场镇基础设施,同时加强乡村旅游发展。全县旅游总收入从2007年3.63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3.35亿元,是地震前的9.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242元,年均增长14.3%,是震前的3.32倍。
当下,修葺一新的报恩寺广场已成为平武县城居民活动休闲的好去处。从单一的文化古迹到文旅融合发展的城市名片,报恩寺广场是平武县城“蝶变”之路的最佳见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平武县编制完成《平武县统筹城乡规划》,初步构建成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形成了“一心、一廊、四集群”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在老县城,按照“城是一个景,景是一座城,城旅一体化”的思路,启动“大报恩城”规划、建设工作,重点挖掘报恩寺、清真寺、北岳殿、明城墙遗址遗迹文化,设计引水入城,让城市灵动起来,打造旅游中心目的地,“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旅游生态城市形象初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3月,“2018百佳深呼吸小城”名单候选城市公布,平武县再度入围。这是平武的荣誉,更是平武的机遇。以入榜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为契机,平武把“深呼吸小城”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具体路径,大力发展以旅游为重点的绿色低碳产业,奋力建设全省山区经济生态强县和全省旅游强县,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绿色美丽小城正在川北迅速崛起。
如今的平武,城市的每个角落都充满着活力,处处都是新景象。这个“新”,不仅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还有对报恩文化的培育。感恩河北人民的无私援助,平武把报恩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结合艺术、文化等,将报恩寺打造为净化灵魂的基地,把县城打造成为具有“大报恩文化”特色的旅游城市,并以此作为平武旅游的支撑,助推平武实现以“全域旅游”富民强县的目标。
“有山有水有特色,城市越变越漂亮了,我们的生活也越过越安逸!”见证了平武震后十年的变化,62岁的居民赵萍发出这样的感叹。
新闻推荐
绵阳警方依法处理6起侵害民警执法权益案本报讯(李代君杨洲李旭)遇到交警查车时,非但不配合检查,反而驾车冲撞执勤人员;违规停车受罚,不思悔改,网上辱骂执法民警;酒后肇事,抓扯、掌掴调解民警……近日,...
平武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平武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