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裴玉松
春末夏初,车行在平武县南坝镇垭头坪村的通村道路上,车窗外的画面分外惹眼:成片的青花椒苗以及核桃树苗迎风摇曳,长势正旺;水泥砌成的梯地错落有致,新修的蓄水池坐落田间地头;功能齐备的村委大楼、体育设备摆列有序……“以前没得水泥路,吃水都成问题,谈啥子发展哦?”回忆起十年前村子的旧貌,垭头坪村支书严明波直摇头。
因地震影响,平武对外连接的唯一通道九环线中断了,途经垭头坪的这条道路就成了生死救援大通道。震后第三天,村民就自发办起了临时救助站,为过往群众免费提供饮水、米粥等。高峰时期,临时救助站接纳了几千名受灾群众,以及前来救援的几千名官兵。因此,这里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作“安全岛”。
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山村,渐渐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平武县纪委和绵阳师范学院共同结对帮扶垭头坪村,使发展方向不明、发展后劲不足以及基础设施滞后的村子,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特别是2014年,得益于国家脱贫攻坚的战略方针,小山村开始了美丽的蝶变。
“以前村上开个会,村民要先把操场的野草锄了,自己带凳子来。”严明波说。经这些年的建设,标准化的村委大楼拔地而起,村卫生室开到了村民家门口。记者看到,全村的通村入户路均实现了硬化,水泥路直接通到了老百姓家门口。得益于交通条件的改善,曾经连摩托车都鲜有的村子,如今轿车以及大货车等车辆在村里来往穿梭,好不热闹。在村里几个中心点,新修的蓄水池内水清波静,有效解决了全村产业的灌溉问题。
全村产业的发展也更加科学、合理。村子入口处,抬头可见一个丹参+青花椒配套种植项目指示牌,基地内,已有一人高的青花椒苗有序排列,套种的丹参前不久刚迎来了丰收季。
沿着村里主干道继续前行,能看到地里已挂果的、成片的核桃树。垭头坪村通过嫁接技术实现本地优良品种和外来优质品种的择优融合,将核桃这一村里传统的优势项目做大做强。如今,该村种植核桃树31200株。第一书记周家冬告诉记者,全村产业注重了长中短的布局,根据村里的条件进行了优化,老百姓增收效果较好。
去年,得益于县上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垭头坪800余亩的荒山荒坡得到了科学整治,使土地平整能耕种、山坪塘能蓄水、网格护坡能保持水土。这几天,本土企业方云实业正积极与村里对接,拟在这连片的土地上集约化发展黄精产业。同时,该企业还将捐资帮助村民彻底解决饮水问题。一个个优质项目的青睐,一项项实惠的到来,为全村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今年85岁的垭头坪村土生土长的严道清老人,目睹村子沧桑巨变,他用自编自写的诗词颂扬当下的好时代:美丽垭头坪换新颜,娇艳壮丽出尘凡;攻坚扶贫绝饿殍,衣食无忧人民安;公路条条蛛网布,村民户户路畅通……
新闻推荐
市纪委监察委通报六起扶贫领域违纪问题典型案例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刻吸取教训,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
本报讯(记者谢艳)昨(29)日,市纪委、市监察委就六起扶贫领域违纪问题典型案例进行通报,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刻吸取教训,组织开展警示教育,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心,持续深...
平武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平武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