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畅游梅林
□ 本报记者 陈荣 文/图
阳春三月,梅花于百花之中率先怒放,观赏梅花,成为了人们踏春的第一波选择。平通镇桅杆村的“万亩梅林,十里花海”的美景和美名,早已在川内各地不胫而走。3月1日,记者来到桅杆村采访,看到这里的梅林被花海和人海包围着,漫山遍野的梅花顺着起伏的山势花枝招展,梅花独特的清香浸透风中,令人心旷神怡,随着微风一吹,梅林里顿时下起了“花瓣雨”,漫步其间,赏心悦目,有如仙境。
陈氏梅花山庄坐落在半山腰的梅林之中,其主人陈干当天是最忙的人,他的山庄已经接待了几批游人,忙得不亦乐乎,但陈干的脸上却始终洋溢着欢快的笑容。陈干说:“梅花从2月初开花,到3月下旬,一共有两个多月的花期。我这一个山庄,餐饮和住宿加起来,纯收入就有20来万,我算是吃上梅花这个旅游饭了。”和陈干一样吃上梅花旅游饭的,一共有44户,其他的农户通过出售农特产品,也在桅杆村这个“梅花经济“中分得了一杯羹。
然而在两三年前,对于桅杆村的村民来说,吃上“旅游饭”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2014年12月,市交通局对口帮扶我们桅杆村,投资875万元修建了4.3公里的旅游道路,2015年6月建成。县扶贫局、平武电力公司等单位对口帮扶150万元,帮助我们建成了连通3个社的16公里游客步道和9公里景区环形路,让游客可以舒心地畅游于梅林之中,自驾游的客人再也不用担心堵车了。”桅杆村村支书曾俊华说,旅游扶贫彻底改变了该村过去偏僻落后的面貌,让这里的群众走上了依靠“梅花经济”的致富路,去年有4万游客前来踏春赏梅,今年预计将突破10万人次。
桅杆村2014年精准认定的贫困户一共有9户,现在已脱贫6户。该村大平社60岁的邱玉华,因为遭遇家庭变故,与读三年级的重病孙子相依为命。村上为她争取到生态猪养殖项目,她建了20间标准化猪舍,得到了17.5万元补助资金。去年卖猪收入了七八万元,今年收入将达到10万元。邱玉华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桅杆村的党员和13户尚未脱贫的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帮助他们改造低效林,进行梅林治虫指导,帮助他们把自产的腊肉、蔬菜卖到农家乐,或到农家乐打工,依托景区脱贫。曾俊华说:“2017年全村脱贫,我们很有信心。”
现在,桅杆村准备利用一个废弃的砖窑,引资一家企业投资5000万元建一个“果梅酒庄“,现场生产果酒、果脯,以飨游客,把该村的”梅花经济“做强做大。
记者采访时,省林科所的专家正在梅林中,指导桅杆村干部群众进行观赏梅的嫁接。桅杆村原来栽种的是果梅,梅花都是单一的白色。为了解决花色单一这个美中不足的问题,桅杆村着手在果梅枝干上嫁接红色、黄色等观赏梅花。游客明年再来的时候,已经是五彩缤纷的梅林在等着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荣)火溪河呜咽,野桃花凄凄!昨(3)日下午,平武白马藏族乡厄哩山寨一片悲恸,大家早早来到寨门口,迎接扑救山火因公殉职的杜格绕(藏名:格绕)的英魂回家,再送英雄最后一程。杜格绕因公殉职的...
平武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武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