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民族服饰受到游客青睐 (胡宇 摄)
近年来,白马王朗风情游、虎牙徒步探险游、老河沟生态休闲游、平通印象梅园游、豆叩采茶体验游,一个又一个以旅游为重点的民族乡镇农民增收的骨干产业正在形成。
平武以旅游为重点的少数民族乡镇经济缘何成了发展新亮点?县委书记周涛感慨地说:“近年来,平武县委、县政府针对全县16个少数民族乡镇经济发展滞后,群众致富难等问题,立足于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自然资源,紧紧抓住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历史机遇,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和睦,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各族人民休戚与共、团结奋进,共同谱出一曲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发展繁荣的历史壮歌。”
□ 本报记者 孟贤才
发展地区经济
夯实民族地区幸福根基
平武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到,加快少数民族乡镇经济发展,规划是纲。近年来,该县邀请省市专家到县、到民族乡镇为当地经济发展“把脉开良方”,组织发改、民宗、农工委、农业等40多个部门400余人次,深入民族乡镇、村、社,本着“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思路,认真搞好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规划,先后为大桥、泗洱等乡镇规划了商品牛、羊基地;为虎牙、白马等乡镇规划了民族旅游;为锁江、旧堡、土城等乡镇规划了以发展木本与草本相结合的药材基地;以平通为重点,把清漪江流域建设成独具羌族特色的集民俗、观光、休闲、体验、度假于一体的旅游产业带。
在火溪河流域,该县成功引进成都天友集团投资36亿元,打造白马王朗5A级旅游度假区,带动当地白马藏族群众增收致富。目前,该项目已解决当地20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除购买“五险”外,这些务工群众人均月收入3000-4000元。仅国庆期间就带给当地藏族旅游接待户户均3万元、最高16万元的可观收入;其景区项目全部建成后,将解决6000余人就业,带动白马、木座、木皮3个民族乡群众收入翻两番。2017年,这里的贫困群众将率先迈入小康。
在清漪江流域,该县有效整合羌乡农耕、茶马、饮食等民俗文化,大力发展果梅、茶叶等观光农业及以漂流为重点的休闲旅游,有效推进其流域三乡三镇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带动当地羌族群众收入快速增长;在磨刀河流域,该县积极探索定制农业和定制旅游发展模式,建设生态环保、心灵环保、社会环保相结合的示范区,加快推进老河沟生态体验旅游景区开发,促进了生态保护和扶贫开发融合发展。
在虎牙河流域,该县正在加强对外招商引资,全力引进实力企业对该流域生态资源进行高品质打造,在全面保护生态资源的前提下,引领虎牙藏族群众快速致富奔小康。
加快民生建设
构建和谐共生民族关系
民生为先,民生为重,平武县把民族地区民生改善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努力构建和谐共生的民族关系。近年来,平武县先后投资16357万元,帮助5450户少数民族困难户改造住房;投资1200万元,对居住环境恶劣、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1800户少数民族进行移民建房;投资25640万元,在少数民族聚居村寨建成乡村公路551公里,初步形成了通村达组、内外相连的交通网络;投资4035万元,在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修建人畜饮水工程592处,解决了近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投资100万元,帮助白马、木座和木皮三个藏族乡少数民族农户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让4078名少数民族同胞用上了卫生、方便、节能、环保的清洁能源;投资近1000万元,对50多个民族村寨实施电网改造,全面更新优化电力设施设备。
加强民族乡村农村教育发展,教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结合灾区重建,平武多方筹措资金17511万元,先后新建土城藏族乡、锁江羌族乡等民族学校23所;启动“平武县贫困学生爱心营养餐及助学联盟”项目,吸引多家企业献出了爱心,为白马藏乡中心小学、水晶镇叶塘中心小学、虎牙小学、木座小学以及土城藏乡海河中心小学的262名学生捐赠“爱心营养餐”。
加强社会保障服务,民族乡村的社会事业得到显著改善。投资4694万元,新建平通、豆叩、大印、阔达、土城等16座卫生院,配置了救护车;投资2141万元,在全县16个少数民族乡镇修建了文化站,在民族乡建成农家书屋76个;争取中央、省和河北对口援建资金500多万元,为白马、阔达等10个少数民族乡的40个行政村安装广播电视地面接收设施8000套,使4万民族乡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得到丰富。
弘扬民族文化
编织民族团结进步花环
平武县民族文化绚丽多彩,为进一步弘扬独具魅力的民族民俗文化,平武县紧紧围绕特色文化工程,有效整合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推进民族文化建设。
多角度地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平武县以白马藏族山寨歌会、羌历年传统节日为契机,深入挖掘和宣传白马藏族、羌族优秀文化艺术。组织白马三姊妹参加首届中国“红歌会”,荣获银奖,扩大了平武知名度;连续三年精心组织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增进了民族团结;举办了王朗白马风情节;举办了绵阳市第四届感恩文化节;多年举办的白马藏族山寨歌会,丰富多彩,形式独特,民俗文化浓郁。如今,白马藏族山寨歌会已成为享誉全川的盛大白马藏族节庆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推出“走马娜泽·羌绣产业园开寨仪式”,打响了平武羌族旅游发展著名的名片,央视、省、市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多次到平通牛飞村等地采访当地羌族群众发展民俗旅游、羌绣产业。
开展藏族羌族歌舞普及活动。近年来,平武县在全县民族乡镇中小学校开展藏族羌族歌舞普及活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倡导民族老师和民族学生带头着本民族服装;充分利用好体育课,加强学生对本民族舞蹈、歌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学习;利用音乐课,加强对本民族传统乐器、传统歌曲等的了解、认识和学习。
把虎牙藏族乡上游村打造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展现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成果,宣传藏族民俗文化,弘扬各族人民一家亲、民族团结如一人的互助精神。
民族和睦相处,学互帮,各民族融合发展,农忙季节邻里乡亲不分民族,团结协作,走小集体大合作之路,你家的茶叶,大家一起帮忙采摘,他家的燕麦熟了,你帮忙收割。在长期合作过程中,彼此都淡化了民族成分,建立起水乳交融的感情。各民族相互通婚联姻的例子也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县已有200对不同民族男女喜结连理。
共享家庭温暖,共创家园未来。平武县委、县政府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正在不断书写“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豪迈篇章,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促进平武县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新闻推荐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国银监会令2015年第3号)、《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组建中清产核资工作指引》(银监合〔2004〕61号)等文件规定,并按照...
平武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平武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