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现场□白鸿文
本报记者 梁耀予 文/图
如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已经疯狂地席卷了我们生活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是一个趋势,传统行业纷纷触网触电,旅游业也不例外。近日,中国科技城创客俱乐部举行了互联网+旅游创业培训,市文化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富敏和北电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斌两位创业导师围绕互联网营销、推广平台建设、旅游项目产业规划等方面,带领创业青年一起探讨在“互联网+”时代怎么把旅游创业“玩大”。
互联网创造了新的旅游商业模式
提起旅游,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导游举着一把小旗,大家在后面游览的方式。创业导师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也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旅游者的消费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为了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旅游企业基于互联网强大的旅游信息整合功能,开发出各种门类的信息咨询、预订服务、个性化定制,创造了新的旅游商业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各类旅游服务功能。
导师还介绍道,互联网也改变了消费主体,“想走就走”的自由人群已成为最主要的旅游形态。
乡村旅游该如何拥抱互联网?
“平武县地处盆周山区,具有典型的山地地貌景观,同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由于自然环境相对闭塞,远古的氐羌遗裔至今仍生活在县内的高山密林之中,保留着古老而独特的民族风情。基于独特的优势,旅游产业发展一直是平武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部分。返乡青年、大学生、务工人员等纷纷回到家乡开始了基于互联网的旅游创业。”平武县乡村旅游协会的创业青年们纷纷向导师提问,在这个“互联网+”的旅游时代,乡村旅游该如何拥抱互联网?
导师说,近几年,乡村旅游已然成为中国旅游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农家乐、采摘园式的乡村旅游已渐成审美疲劳。所以,必须要通过网络范儿让乡村旅游突破传统式发展,提升吸引力,乡村旅游要通过互联网思维的运用,依托强大的互联网数据资源优势,多方整合信息资源,并对闲置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不断开发和创新,在充分契合市场需求下满足游客的个性化体验,并通过乡村旅游智慧产品,如特色活动智能解说、智慧乡村住宿等开发,增强乡村旅游特色体验。
导师还建议,要构建乡村旅游O2O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紧密结合,以高效的管理、完善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提供满足游客个性化、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体验。此外,还要通过智能的互联网平台加大对乡村旅游景点服务的监督,促使乡村旅游环境及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
点亮青年旅游创业路
培训结束后,创业青年都表示受益匪浅,通过提问和导师的讲解,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及继续发展的方向,点亮了旅游创业路。
吴小蓉是平武的一名返乡创业青年。通过当天的培训,她收获颇多,“导师的很多观点对我启发很大,对我下一步的创业方向给予很多帮助,我相信在导师的帮助下,我一定能够在大山深处把乡村旅游做大做强,同时我也将借助互联网平台,提升互联网思维,把我的自制手工茶推向全国。”
新闻推荐
行人拍摄到的野生大熊猫□曾尤甫王甫本报记者彭雪文/图9月13日,一只野生大熊猫出现在平武县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竹根岔左一支沟,被10多名行人发现并拍下珍贵照片。行...
平武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武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