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为光二村的儿童送去书籍
□实习记者 杜畅 文/图
去年11月份,志愿者陈涛和一群户外爱好者在一次户外探险活动中被困在平武的深山里,高村乡光二村的村民们给予了他们热情的帮助。从此,这群户外爱好者和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近日,他们带着物资和文具,再次来到光二村,看望这里淳朴的村民。
徒步穿越遇困境
村民伸出手援助
光二村位于平武境内的唐家河后山,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风光,吸引了不少徒步爱好者慕名前来探险游玩。去年11月,陈涛带领着29名徒步爱好者穿越唐家河后山时,有队员在途中意外受伤需要救援。山中道路狭窄,接送他们的大巴车无法进入,必须继续徒步走近5公里才能到达大巴车停靠点。而当时已是傍晚,天色将暗,受伤队员状态不好,队伍里的老人和儿童也难以坚持,整个情况非常紧急。“我们正好经过了光二村,就向村民们寻求了帮助。”得知情况后,村民们二话没说,赶忙组织车辆送队员们出山。陈涛说,因为村民们的帮助,队员们很快就安全到达大巴车,伤者也及时得到了救助,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后果不堪设想。
因为这次无私的帮助,这群户外爱好者和光二村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得知全村仅靠种地为主要经济来源,生活条件艰苦的情况后,他们自发萌生了帮助光二村的念头。
贫困村条件艰苦
志愿者爱心帮扶
光二村因为地理条件限制,经济十分落后,贫困家庭占到了全村的30%,属于县级贫困村。近几年村里修了条通往外界的公路,这才方便了交通。“不然每当到了雨季,大水淹了出村的桥梁,这里很容易变为孤岛。”光二村村主任唐永志告诉记者。“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一次,请让我们来帮助你们。”陈涛和户外爱好者们组成了志愿者团队,通过组织捐资、义卖活动,将收入所得亲手交给老乡们,用于改善他们的生活。9月10日,他们再一次来到光二村,将一大批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分发给困难家庭,同时给村里的老兵发放了慰问品,并且给村里的留守儿童带来了2000余册书籍和学习用品。
村民张桂夫老母亲患病卧床多年,哥哥患有精神疾病,全家人生活起居全靠他一人照料,是志愿者重点帮扶的对象。大家给他家带来了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资,还给他的老母亲送去了营养品和药品。
不仅如此,今年暑假,志愿者们还为村里留守儿童组织了户外拓展活动。“孩子们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都特别兴奋,我们今后也会坚持做下去。”这次特别的经历让陈涛萌生出一个“交换”想法,“我们接下来将计划让城里孩子和光二村孩子进行交换,让他们互相体验生活,学会成长。”
新闻推荐
不断加大扶持力度让民族地区实现同步发展——访市民宗局局长王久华
□本报记者袁媛实习生蔡雨娟重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支持帮助民族地区与全市发展同步,这是绵阳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不仅是地区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而且关...
平武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武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