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安镇坚持“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指导思想,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作风,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敬老院的管理和分散供养五保户的供养工作。按政策标准认真及时做好定恤定补、优待金等的发放。2014年,龙安镇为低保人员发放农村低保金119.952万元,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239.86万元;对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五保供养资金20.16万元;共救助低保、五保、特困群众60人;发放医疗救助131人资金37.237万元。
记者在龙安镇敬老院看到,设施齐全,依山傍水,鸟语花香,院内外全部实现了硬化、美化、绿化,生活环境漂亮。老人们有的打牌娱乐,有的锻炼身体,还有的在菜地干起了农活。在住宿区,每个房间内有电视机、衣柜、单独的卫生间,还安装了呼叫器,房间卫生干净,洗漱用品摆放有序,床上用品叠放整齐。“工作人员从不把我们当外人,随叫随到,每晚还有人到房间帮我们盖被子,就是亲人也不一定这样服侍我们。”正在看电视的老人陈明说:“我做梦都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敬老院就是我们的幸福家园。”
“我们根据老人们身体状况和自身实际,种植了很多品种的蔬菜,还养殖了鸡鸭猪羊鱼等,以院养院,进一步改善院民生活。”龙安镇党委书记郑茂君说,种植的蔬菜全部自给自足,并为每位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为老人们体检。下一步,该镇将继续坚持“以院养院”的方针,不断改善敬老院的环境和条件,让老人们在敬老院里过得更好。
47岁的枕头坪村村民王斌,10多年前患上了肺气肿疾病,四处求医治病,用完了家里的全部积蓄,还有外债,让一家四口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家中失去了主要劳动力,生活的重担就落在妻子雍远华的肩上,靠在周边打零工维持全家的生计,还要给丈夫治病,还有两个孩子读书。得知此事后,龙安镇通过低保、困难救助、减免孩子学费等方式,解决王家的实际困难。“不是党委政府和学校的帮助,这个家就真的垮了。”雍远华感激地说,每当逢年过节,各级党委政府都会派人来看望他们。
龙安镇还推行了“一站式”医疗救助,使低保、五保困难群众能及时得到相应的医疗救助,把爱心和温暖带给群众。据介绍,龙安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运转,全年参保率达到99.5%,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截至目前,龙安镇城乡居民参保人数9193人,完成率达95%。城镇居民医疗保险6730人,农村小额团体意外伤害保险参保1680人。同时加大扶贫解困力度,2014年,全镇完成21个村的716户、2340人的建卡贫困户数据收集、录入工作。镇上对全镇的特困户进行了“一对一”的帮扶,特困户的生活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新闻推荐
□向远木/图本报记者孟贤才/文5月,走进由河北省援建的平武县平通、响岩、南坝、龙安新场镇,一条条整洁的街道纵横交错,一排排靓丽的民居风格别致,工厂里机器轰鸣,教室里书声琅琅,集市上熙...
平武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平武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